泰戈尔简介和背景,泰戈尔个人经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17:41:25

我发现,现在对于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内容,特别是中低年级,主要以学习生字、词语、句修、辞手法为主,比较少涉及课文的结构、大意、中心思想等内容,更不要说去了解文章的原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而这些正好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和理解,对以后的阅读理解和作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昨晚,鹏仔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是预习第2课《花的学校》,朗读课文5遍,生字组词。鹏仔读了5遍后,很疑惑地问我,妈妈,我没读懂,花的学校在地下我能理解;娃儿们放了学会钻出地面玩耍我也能理解,可为什么,花儿们的家和妈妈都在天上?他们最后不是都要入土的吗?

泰戈尔简介和背景,泰戈尔个人经历(1)

经孩子这么一问,我也好奇了,拿过书本,把这篇《花儿的学校》读了两遍。觉得这首诗写得很有童趣,描写得也很优美。但孩子的问题我依然无法回答。想了想,我决定从作者生平入手寻找答案。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贵族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儿子。13岁母亲离世,从此,母亲的微笑与歌声成了泰戈尔心中美好而模糊的记忆,也是从那时起开始诗歌创作。

1878年,17岁赴英国留学,开始法律,后改学文学。

1880年,19岁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881~1885年,20-24岁期间创作的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884年,23岁的他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的佃户。他在这里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观察祖国故土和自然。在此期间创作《新月集》中的大部分诗歌。本文《花的学校》也正是收集在这本诗集中。

1886年,25岁之后创作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1905年以后,投身于印度民族运动,期间写出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但与其他领袖们发生了意见分歧,便退出运动。从此以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他过着远离现实斗争的退隐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其间经历了妻子儿女先后离世的悲痛。

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915年,他结识了甘地。虽然政治意见有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1916年——1939年间,泰戈尔先后游历访问了日本、美国、加大拿、中国、苏联等国家。对期间各国发生的侵略战争表示愤恨,并频频写出文学作品予以声讨。痛恨法西斯,同情被侵略的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

1941年8月6日,泰戈尔离开人世,享年80岁。

泰戈尔简介和背景,泰戈尔个人经历(2)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泰戈尔成长时期,印度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长期以来受到英帝国主义的奴役与封建种族制度的压迫。泰戈尔虽然出身贵族,但依然要接受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教育,作为一名被奴役民族的一员,在侵略者控制的学校里学习让他感到十分压抑和痛苦,对老师时常体罚学生的行为更是感到无比厌恶。这些都体现在了诗句中:

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墙角的。

在泰戈尔内心深处他渴望亲近大自然,渴望自由,渴望阳光。他时常想像孩提时自己就像一朵小花,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风里自由地奔跑,多么地惬意。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在泰戈尔十三岁的时候,他的妈妈永远离开了他,在他的心里妈妈去了天上,去到了一个星星所住的地方,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家,是花孩子们尽情玩耍也不忘回去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妈妈会永远张开双臂迎接自己。泰戈尔把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家的向往都写进了诗里: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泰戈尔简介和背景,泰戈尔个人经历(3)

学习语文,字词句的学习很重要,这是基础,时常练习就好。但我们更希望孩子们能把课文学得更灵活更深刻。千万不要觉得给孩子讲原作者的生平他肯定记不住,讲创作背景对他来说又太复杂,其实只要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讲给他们听,他们会懂的。因为感情都是相通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