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作者大大长期更新文章,愿阅读可以点亮每个人的生活。
★点击阅读全文,获取作者更多文章。
《那列狐的故事》是一部在欧洲广为流传的故事集。这本书在德国,法国还有其他的国家可谓是家喻户晓。它出名到什么程度呢?现代法语当中,列那一词已经成为了代表狐狸的专有名词,被收入字典而且应用于日常的生活当中。
列那狐来自法国,却走向了世界,被全球的读者朋友所熟知。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列那狐的故事就被介绍到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以文基的笔名,从英文本译出《列那狐的历史》。蒋学楷又从法文本译出《列那狐的故事》,而翻译家钱春绮则把《列那狐》翻译成诗歌体,带入大众的视野。
如此众多的文人名家去翻译演绎,可见列那狐历史悠久,大有来头。以这只狐狸为主角的讽刺诗,早在中世纪就十分流行了。是欧洲市民文学的杰出成就之一。如果按人物诞生时期来算,列那狐是一只特别老的狐狸,大约有一千岁的年纪。用我们的文化说,那可以是千年的狐仙了。
可见这本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佳作。西方社会自从古代希腊以来,就喜欢用动物来表现人类社会,表现现实矛盾。
《列那狐的故事》就是以动物寓言的形式出现的经典作品。这本书产生的年代大约是在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末,先后由多位民间诗人陆陆续续写成,绝大多数作者已经难以查考。后来还有不少续篇和仿作,连德国大诗人歌德都根据这个故事写过叙事诗《列那狐》。
今天分享的版本是法国女作家玛·阿希·季诺夫人改写的散文体故事。我们读《列那狐的故事》其实读的就是中世纪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一群拟人化的动物身上,我们很容易找到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子,贪婪自大的统治阶层,卑鄙无耻的贵族,狡黠善变的市民,愚昧无知的底层人民。
最高统治者是狮子诺布勒,愚蠢而刚愎自用,象征了当时国王的状态。伊桑格兰狼和布伦熊骄傲跋扈,体现了贵族廷臣的状态。那些弱小的动物,比如说鸡,兔子就是下层人民的代表。机智的列那则是市民阶级的典型,象征是文学中最常用到的手法。对于培养儿童感悟力来说非常重要。
大朋友在陪小朋友阅读的时候,也要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列那狐像什么,这个角色像谁,那个角色又像谁。启发孩子们去联想,这样也许会给小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够帮助他理解文学的深层价值。
列那狐这个动物形象是复杂的,它不像我们平常接触的卡通人物。比如说像熊大、熊二、喜羊羊那样简单直白的人设。它本身亦正亦邪,一方面与高高在上的国王、贵族斗争。一方面也在欺压比自己弱小的平民。
不仅主角复杂,这本书每一个动物形象都具有多面性,比如说列那的死对头伊桑格兰狼,它是愚蠢的。被列那几句话就骗到冰河边用尾巴钓鱼,结果被冻住动弹不得,但同时它又是精明的。趁列那不在场,拼命地在国王面前中伤他,让国王大动肝火。
复杂的动物形象使得孩子阅读的时候,不会有太强的代入感,而会产生一种俯瞰的效果,好像一个地球仪摆在桌上,我是那个摆弄地球仪的人。
与沈石溪老师的《狼王梦》做对比,我们在读《狼王梦》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紫岚的视角。因为我们觉得主角代表正义嘛,孩子看故事总爱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从根源上就已经把自己代入到所谓的好人的那一类里了。
也许家长朋友们心存疑虑,虽说站在地球仪上看看世界很必要。可是列那狐这种欺压弱势群体的动物角色,真的适合孩子们接触吗?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本书所表现的艺术世界,虽然有一些弱肉强食的味道,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文中找到,作者虽然提倡和规范的价值观,那就是强调个人的智慧和才能的运用,必须在合理的道德规范之下。
列那狐不是随意抖机灵的,它使用自己的才智也是有一定前提的。一是在为了维持家人生存。比如列那狐偷鱼的故事,是在冬天迫不得已才到货车前装死偷鱼。假如没有逼到绝境,它更乐意靠劳动去河里捉鱼。换一个角度讲,教育孩子应对困难,敢于冒险,也是列那狐故事的一大主题。
二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比如列那狐在城堡中陷入猎人的重围。它扮成狐狸皮挂在墙上躲过一劫。可见作者力图表现的是遇到困难时,合理地运用智慧,随机应变。而这些都能给孩子一定的启发。
当然了。列那吃掉母亲和咬死兔子是不应该的。这完全是受到自身贪婪和生存本能的驱使,这是狐狸不可改变的劣根性。通过列那性格中的缺陷,让儿童了解到世间的恶的存在。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这也是教育中必要的一个环节。
那么,《列那狐的故事》狐的故事,我们大朋友读起来,要发掘更深层次的处世哲学和文化差异,并且把这种辩证思维的意识灌输给孩子。使他们看世界的目光更加深邃和全面。
作为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列那狐善用智慧,敢于斗争,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聪明角色。事实上,列那狐的生存哲学,显示出了西方崇尚竞争,重视智慧的对抗文化。这和我们中国人历来推崇的中庸重德之道有很大的不同。而这种重智与重德,抗争与中庸的文化差异,很值得我们家长去研究和思考,并且智慧地运用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当中。
首先,从智慧与德行的角度来谈。列那狐是一个善于巧言令色,左右逢源的形象。它能够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维持生计,靠的不是个人的道德与社会地位,而是他的聪明灵活的头脑。
比如列那狐面对死刑时,为了给自己辩解开脱,它抓住狮王贪婪的弱点,不惜损害自己已故父亲的名誉,在最后关头编织了一个关于谋反和财宝的故事,重获了自由。而对待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列那更是躺在荒野装死,伸舌头翻白眼吸引乌鸦围观,然后趁它不注意吃掉它。
列那的狐性在这一方面展露无遗。但这其实符合动物界的生存法则。与人类相比,动物世界的法则更原生态,更久远,更贴近适者生存的基本规则,而动物题材的作品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它更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毫无遮掩地展现丑陋和美丽交融的生命形态,不回避现实。
告诉孩子在自然界生存是第一位的,这也有利于孩子认清他所处的环境现状。同时对“人”这个身份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当然了,我们刚刚讲的是动物世界的法则,列那狐的种种行为放到我们中国文化当中,其实是不受待见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绝对不推崇,不择手段,利己主义的智慧。列那对已故父亲的诽谤就是不孝,对狮王的嘲弄就是不忠。用卑鄙的手段*死比自己小的动物就是不义。这些损人利己的行为都是中国文化所谴责的,可是在书中,作者对列那狐靠机智躲过危险,填饱肚子的行为,几乎完全持肯定和赞美的态度。
就像作者借列那之口所说,你不能以力气称雄,就得凭计谋取胜,反正得强过人家。还有,只有凭本事赢来,才能算是属于自己的。
这种利用智慧追求个人利益的生存方式,正好体现了西方文明当中,所谓的的主要特点是实用。德行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智慧文化。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对列那狐的处世之道有更合理的认识,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德文化与西方智文化的差异。而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的时候,也要把这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点拨出来。
比如询问孩子你觉得列那怎么样,你认为列那狐做得对不对。先听听孩子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再结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列那狐的西方思维模式做出解释。中西方文化本身不存在孰对孰错,吸取西方智文化的精髓,从小教育孩子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个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该怎么去结合中西方思维,如何把握这个度呢?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像列那狐那样机敏敢为,或者像孔夫子那样千古楷模,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本身并不分优劣高下,但却存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匹配和适应问题,所以这样的问题就留给大家自己思考吧。
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思想深刻的下一代,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您一个话题,一个启发。
- End -
欢迎分享朋友圈 转载请获取授权
-作者-
赵梓君,每天一篇文章,记录工作生活、读书学习的点滴。做一颗传播爱的种子。
公众号:赵君。写作不只是在记录,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