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里的情节描写,祝福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21:49:57

捧读《祝福》,除却我们应机械地认识到的对“吃人”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极致曝光外,还有什么给你感触最深呢?

在我看来,应该说一说的倒是先生那些精彩的描写。掩卷遐思时,我们会分明感觉到,那悲剧性的美便深蕴其间。

一篇《祝福》,或淡或浓,生动的描写中,点染着那个时代的况味。

淡之篇——惜墨如金,简约而不简单

【镜头回放】

镜头一: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镜头二: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镜头三: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镜头四:我在蒙眬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感悟〗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点缀。而正是这种点缀,营造出了一种切合情境的氛围。雪在下着,下在“祝福”中,也正在掩埋一下卑琐的灵魂。我们可引入而缀饰成文,想来大有裨益。

镜头五:(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而四婶却忙制止)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多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感悟〗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祥林嫂落寞和迷惘。或许,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精摹“行”与“神”,也便可以刻画出鲜活的形象来。

有时,行文中的描写不必繁文缛节,只似蜻蜓点水,也一样深有意味。惜墨如金,的确可谓简约而不简单。就像这篇《祝福》,以“雪”织成一张网,拧成一股绳,网住的是人物的命运,串起的是故事的情节。以简约之笔来描写,展露出的是人物的性格以及对主题的深刻反照。

浓之篇——用墨如泼,繁富而不繁琐

【镜头回放】

镜头六:鲁镇年终大典“祝福”的隆重排场。

镜头七:四叔书房里透着传统气息的摆设。

镜头八:不同时期的祥林嫂的形貌。

镜头九:祥林嫂永远也讲不完的“我真傻,真的……”

〖感悟〗一个时代腐朽的斑斑印迹,如何能让读者在脑中复制。先生没有吝惜笔墨,大胆泼洒,于是我们看到了;祥林嫂怎样领受着人世沧桑,先生从容地画出一个女性从鲜活到濒死的肖像,这就足够了;那个讲不完的故事看似滑稽,而先生不厌其烦,不也是在表现人情冷暖和那种近于麻木的悲痛吗?

这些描写,浓墨重彩,洋洋洒洒,给我们的是全景性的展现。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入微地来认识作品,认识人物。用墨如泼,只要泼得适度,也可做到繁富而不繁琐。我们的文章中,也不妨加以借鉴,便可如吃着过了油的五花肉,肥而不腻,自有一种味道。

一篇文章,简繁适度,各种描写的手法兼容,就可以灵动地活现场景与人物。有了这些淡妆浓抹的表达,何愁不令人拍案呢?

《祝福》如是说。

(此文发表于《语文周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