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英语:typhoon,见名称由来)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赤道以北,国际换日线以西,亚太地区对热带气旋的分级。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台风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北京国家气象中心、澳门气象局、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夏威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之超级台风。
“台风”可以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但在不同海洋上也各自有地区性的名称,例如北太平洋西部称为“台风”、北大西洋称为“飓风”、北印度洋称为“气旋风暴”。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会对其编号并对其命名,命名表由世界气象组织14个亚太地区国家提供,包括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此表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台风首先被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命名表中台风的名字,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
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