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在跟皇帝谈判时,有没有掂量过自己的份量?我想没有。她虽然身为皇后,但她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多年优渥顺利的生活,养成了她的高傲和缺乏城府。她当时一定气急败坏了,所以被狡猾的皇帝抓住了“形迹无状、疯疯癫癫、咒我早死”的把柄。乾隆这一手笔,也从侧面展示了帝王阴狠的心术和手段。在绝对的皇权意志之下,连皇后都命若蝼蚁,只能被反复碾压。
这次隐秘的宫廷政变,应该也是一次*鸡给猴看的政治表演,乾隆也在满清显贵面前展示了自己不容挑战的权威。弑*皇后也为永琰成为嘉庆帝扫除了障碍,从此满清权贵噤若寒蝉,不敢质疑皇权。一石三鸟,乾隆皇帝的厉害可见一斑。
至于当时乌拉那拉氏有没有发疯、有没有剪发,那只是乾隆单方面的说法,毕竟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但乌拉那拉氏在南巡的那艘龙船上,真的是别无选择吗?我觉得不一定,她可能只是输在太心急上了。
乌拉那拉氏薨后不到十年,令皇贵妃也病发而亡。早年频繁的生育导致她元气大伤,以至于她不得不频频服用含砂仁量极高的丹药续命(从后人对令皇贵妃的尸检中的高铅量可推测),虽然才40多岁,令皇贵妃已经满脸皱纹、浑身病痛,苍老犹如老妇(从她后期的画像、尸体被发掘后能够看出)。
如果当年的乌拉那拉氏能预知令皇贵妃只剩下九年的阳寿,她还会不会急着跟皇帝翻脸?
我想她应该不会,她应该会选择耐心等待。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有时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稳定的心性和身体健康。
虽然乾隆册封令皇贵妃的孩子永琰为帝,但实际上,乾隆三十年时,离永琰称帝的日子尚早,此后又过了三十年,乾隆依然老当益壮,依然是皇帝,他活到了80好几岁;永琰人到中年,还是备胎。
如果当年乌拉那拉氏沉住气、选择顺从乾隆的意志,她至少还能稳稳当上三十年的皇后,她的对手——令皇贵妃虽然够拼,但她也有局限性:她的出身注定了她永远登不上皇后的位置;生育频繁也导致了她的身体迅速衰老,她并不是一位能打持久战的对手。如果有智慧窥探到这一点,乌拉那拉氏一定不会操之过急。她只需沉住气、保持住健康、处理好跟皇帝的关系,就可以稳稳度过漫长、享尽荣华富贵的一生。甚至,出身更高贵的她,才是嘉庆帝的正儿八经的嫡母,她还能稳当东宫皇太后,延续母族的荣耀。
但她输就输在当时她急于要做点什么了,输在了急于反应。
纵观历史,其实很多的输赢都是长期主义,太多人输在了一时之争上。汉朝的吕后跟戚夫人争宠争权,戚夫人明知不是吕后的对手,也要一争高低。强势的吕后直接把戚夫人的儿子*死,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泄恨。然而最后的王者也并非是吕后的儿子,竟然是一直被边缘化、丝毫不得宠的薄姬之子。薄姬在吕后的时代默默无闻,后一跃成为了薄太后,她的儿子就是一代名帝汉文帝。
历史中很多事件是不是很值得玩味呢?不战而胜的例子太多太多。强势的人未必能赢得长久,而柔弱的人有时却有很厉害的生命力和运气。人在弱势时何必以卵击石?保全自身才能走得长远。在充满变数的政治博弈上,很多输赢都需要有长期主义的眼光来看待,需要更耐心的等待。
在决定命运的那一刻,乌拉那拉氏太着急了,她毁掉了一个好机会。有时重要的机会往往会以危机的外表出现。南巡龙舟上这次帝后反目,显然与政治和国本有关,乌拉那拉氏并不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但仔细想想,一个终生被囚禁在深宫之中的弱女子,她的格局和见识确实有限了,她一生都是一个被动的身影,她的故事只能任由别人编排,她注定只是权力的附庸和牺牲品。
光阴似箭,几百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乌拉那拉氏兰因絮果的一生,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一个女子对命运的抗争、对皇权的硬骨挑战却永远令人难忘。其实比起令皇贵妃那被活活榨*一生,乌拉那拉氏的结局也算不错。直到今天,乌拉那拉氏的废后之谜也依然被后人猜测,《如懿传》就是以她为原型,人们把她想象成了一个桀骜不驯、痴情刚直的女子,她玉石俱焚、虽败犹荣。(原创评论,署名党阿飞,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