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出自哪里,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一句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3 10:38:2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绿水青山”最早出自哪里?

据目前查到的资料:绿水与青山相对,最早出自唐王湾(约693年—约751年)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李嘉祐【生卒年不可考,唐天宝七年(748)进士】《晚登江楼有怀》诗:“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只忆帝京不能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唐刘禹锡(772—842)《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箬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

唐柳宗元(773—819)的《永州八记》之一《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描绘了一幅美景:晨炊既毕,朝雾亦散,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青翠的山水之间静谧,山间完全不见人的活动。正当此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声悠悠传来,人未见声先闻!“欸乃一声山水绿”,摇橹声衬托出这山似乎更青了,这水似乎更绿了!

唐白居易(772-846)的《离别》诗:“深秋时节话别离,冷风瑟瑟叶满溪。胸中无限慷与慨,转身欲语泪沾衣。青山不改水长流,明月依旧星渐稀。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被后人缩略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宋王安石(1021 -1086)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的也是绿水青山。

据佛典记载,“山青水绿”出自禅宗曹洞宗洞山第十五代住持梵言禅师之口:“一生二,二生三,遏捺不住,廓用沙界。德云直上妙峰,善财却入楼阁。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桃花红,李花白,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宝峰克文禅师于宋元丰八年(1085)离开)洞山寺后,梵言继任洞山寺住持,他主持了逢渠桥(曹洞宗创立者良价睹影悟道处,位于江西宜丰洞山,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造,桥石上刻着“住持沙门梵言勾当”字样。

有人认为“山青水绿”出自北宋诗僧惠洪(1071-1128) 的《冷斋夜话》。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林间录》,宋释惠洪撰,“盖与所作《冷斋夜话》同一喜作妄语。然所作石门文字禅,释家收入大藏,又普济《五灯会元》亦多采此书。”惠洪是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为“文字禅”的创立者和实践者,其《冷斋夜话》是中国成语出典最多的一部著作,如“泥牛入海”“万别千差”“极目千里”“八方来朝”“山青水绿”等,多出于《冷斋夜话》和著名禅师良价、希运公案语录。

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人释普济《五灯会元》汇集了五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其中载:“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这些书籍是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近两百年间分别成书的。

宋释师体(1108-1179) 《四圣赞》:“稽首文殊,本非延促。柏短松长,山青水绿。星移斗转,日行月逐。开眼合眼,一切具足。”

宋吕胜己(生卒年不详,1173年前后在世)《渔家傲》词:“水绿山青风日美,此时正惬幽人意。”

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

清乾隆皇帝《放鹤亭歌》题云龙山:“青山绿水古徐州,黄河之水东南流。”诗碑还保留在云龙山的碑廊里。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一回:“此去剑门,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悼妃子之由也。”

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

“山清水秀”常错作“山青水秀”。“山清水秀”本作“山明水秀”,含义是山水清净秀丽,后来演变成“山清水秀”。“山清”可以和“水秀”搭配,而“山青”不可以和“水秀”搭配,只能与“水绿”搭配。因为,“山青水绿”是形容山水形色的,而“山清水秀”是形容山水景色的,具有清新妩媚的神韵。古代诗人常用“山清水秀”来形容女子的姿色。

*的诗《七律二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这是*在1958年6月30日从《人民日报》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写下的两首七言律诗。“绿水青山”表明江西山清水秀,用山水的“枉自多”来暗示人口之稀少,揭示了血吸虫病危害之严重。诗人的思绪因“巡天遥看一千河”,又想到天河边的牛郎。当牛郎问起人间瘟神肆虐之事,*便回答:“昔日血吸虫给人民带来的悲哀痛苦,在今天已如东流去的水波一去不返了。”这首诗用现代汉语的声韵来读,“多”“波”与“何”“歌”“河”并不押韵,而用湖南、江西方言(保留古音)来念是完全押韵的!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真正领悟“绿水青山”的妙处,就得置身绿水青山之间!

参考文献:

【1】《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

【2】杜一心编著:《禅宗图文百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金凤、赖国根、邓伟、严岗:《宜丰禅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4】辛增明编著:《宜丰禅文化》,中国文化出版社,2014.

作者:林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人大学报编审,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特约研究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