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脉不是800里,至少是760Km
——重探太行山脉之长度
太行山脉杵蹴在哪里,现代人皆知。但对其范围却缺乏认知,有关部门也没有校正。比如太行山脉的长度,先秦说法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1],“方七百里”,此为虚言,不能当真;现有文本中一再称“八百里太行”云云,如百度“太行山脉”词条中云:“绵延400余公里。”笔者以为存在错讹,需要给以修正。
这里先给太行山脉做一个界定划段。
晋代的郭缘生对太行山的认知。
自古及今,学界对于太行山脉的范围存在争议,有一个大小概念界定,想必是古人活动范围有限、视野狭窄所致。对于古人来说,研究一座大山,往往是盲人摸象,难以宏观把握,且无系统的科学手段凭靠,因而难免有“短视”行为。
似乎对太行山脉认识最早且全面的,是晋代的郭缘生,他指出:
太行首始于河内,北至幽州。[2]
这大概是古文献中对太行山范围的最早定义。其信息在于:太行山的起始之端在河内,就是黄河与太行山夹角地区,秦代称河内郡,今属于豫西北;北至幽州,即北京。根据古义,今人将太行山起始点定位为于黄河北岸的济源、沁阳、修武一带,北至北京西山。之所以起于“河内”,笔者臆测是这里的太行山(称“南太行”)最早进入人类活动视野,这里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密布,以新旧石器出现;先秦以前的国史信息与都城,均在太行山南部一代展布,呈现“L”型,如洛邑、朝歌、牧野、新郑、汴京、邺城、中牟、邯郸……等等,就在“山边边下”;长安距此也很近。当然还包括山北侧的河东都城,如安邑、新田、蒲州等。可以说,南太行与华夏文明起源有着根脉相连的关系,如果做比,犹如“萝卜与泥”的关系。
《山西密码》对太行山脉给以厘清
笔者出生于太行山的腹地——晋东南,与大山的感情浸透于血脉之中;作为初学者,虽然智浅力薄,但有兴趣于太行山脉,曾经在30年里上百次东西穿越、踏勘这列大山。此后也曾经许多次就教于山西地理学家谢鸿喜先生,与之形成共识,并结合古今专家学人的观点,曾经在拙著《山西密码》里对太行山脉给以厘清和界定[6]。结论未必正确,但求真之心炽热,以求得方家指教。笔者观点有二:
1.太行山脉可以分为三个地理范畴:
小范围:太行山脉起于河内,止于河北阜平或者山西盂县滹沱河太行山峡谷,这个身段与古今广为引用的一个概念相吻合——“八百里太行”;
中范围:太行山脉起于河内,止于北京西山拒马河峡谷,或者居庸关关沟一线,论及长度,决非“八百里太行”,而是更为绵长,超过760Km;
大范围:即“大太行”概念,太行山脉起于中条山,止于燕山东缘,中间连带有多条支脉,论及长度,应在近2000Km,其走向呈NE—SW,如大“S”形。
2.对太行山脉的结论:
古人一般以山河划界堪舆,山以河分,河以山起。此观点出自古地理学角度,至今具有很大借鉴性。
太行山脉起于黄河北岸济源一带,沁河是其南段界河,其河西则为王屋、中条山脉,其河东即太行山脉的起始段;止于京冀之拒马河边,拒马河将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分离。中间两条河流为界河,北边是流经盂县、平山县之滹沱河,南边是流经平顺、林州之浊漳河。北太行指滹沱河与拒马河段,流经晋冀京交界处,西太行指滹沱河与浊漳河段,流经晋冀交界处,其中在山西的面积较大;南太行指浊漳河与沁河段,流经晋豫交界处,两省平分秋色。
最后结论:
太行山脉宽度约在50-150Km,愈往北愈宽厚、愈高大,其主峰最高点为蔚县境内之小五台山,海拔高达2882米。这里再次强调:太行山脉之长度不是400Km,而是超过760Km,太行八陉古道全部包含在内。在华北、东北地区,太行山脉是神一样的存在,没有山脉比它更雄伟、峻峭。燕山、阴山有其长,却无其高险。
“八百里太行”只是一个历史概念、泛地理概念,用在当代已经过时,不适宜继续沿用;其基本走向沿NEE——SWW展布。至于太行山脉是否包括燕山山脉、中条山脉,那是一个“泛太行”概念,并非确指;从地理文化角度延伸,似乎没什么不可,但归于地理,则有些勉强。
参考文献
[1]参见:《愚公移山》,载于《列子·汤问》。
[2]参见(晋)郭缘生:《述征记》。
[5]参见《太行山》,《地理知识》1979年,第12期。
[6]参见冯潞:《山西密码》,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