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不太乐意发表诗词作品。而这一次,可算是一个特例,*“急不可耐”,无非是想给血吸虫消灭战鼓劲助威,只是因为*反复修改,迟至10月3日才在《人民日报》发表。即使这样,从写成到正式发表的时间也仅仅相距3个月,在*诗词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所有这一切,充分表明*消灭血吸虫病的心情是多么急切、感情是多么投入、决心是多么坚定!
诗的最后两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点明了题意,也总结了全诗,而且与第一首中的“华佗无奈小虫何”遥相呼应,表达了对“瘟君”的蔑视和嘲笑,表现了胜利者的自豪和喜悦。
这两首诗既独立成章又有机*前写旧社会之悲,后书新中国之喜,体现了心系苍生、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两首诗浑然一体,以领袖兼诗人高瞻远瞩的爱民思想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给后人以战胜瘟神、战胜邪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
*的贴身卫士封耀松目睹了*彻夜不眠,遥望南天、挥笔作诗的全过程,而且笔和稿纸还是他拿来的。*在稿纸上写了涂,涂了哼,哼了写,涂涂写写,哼来哼去,精神劲儿越来越旺。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天到快亮,才差不多定稿,并在他面前念了几遍。
面对*向自己发出的评价邀请,文化水平不高的封耀松看似很简单、实则真心实意地回答:“真好,太好了。”*接着问他觉得什么地方好,封耀松说句句都好,*又问是否明白诗中的意思,封耀松不知怎么说,就回反正我听着就是好。*望着封耀松,一字一顿地说:“告诉你吧,是我们的人民真好,太好了。”
人民,人民,还是人民!这位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人民领袖,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始终惦记人民群众冷暖,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为人民群众福祉奋斗,充分凸显出人民群众在一代伟人心里沉甸甸的分量,他也成为中国人民的人格化身。
*历来主张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是真实反映民生的经典作品,真正做到了“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彰显了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领袖情怀。这种心系人民的精神,恰恰是*深深感动亿万中国人民之处。
为纪念《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10周年,江西余江县1968年建成了送瘟神陈列馆,1978年又新建了送瘟神纪念馆和纪念碑。2018年,由原余江血防纪念馆升级改造完成的中国血防纪念馆揭牌,成为一座凝聚群众力量和血防精神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