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清楚易学象数规律,再对人身进行建模。这个顺序不能变,清楚这点很重要。
易学的象数规律,用于计时,便产生历法;用于算术,便产生数学;用于发声,便产生律吕;用于预测,便产生术数;用于度量,便产生各种计量单位,且在秦时统一;用在权衡,便产生道德与法律……
五脏六腑的选取并非一定是实物对应,也并非一定不是实物。而重在制定五脏六腑的逻辑,也就是传统中医为什么要制定五脏六腑体系,又是依据什么原理进行制定?
制定的依据为:
我们拿计算机的二极管来方便理解:二极管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它是一个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器件。在其通电后,电流在二极管的正负两极游走,而且它是单向导电性,从正极流向负极。
好,现在我们拿人体作研究,人的身体运作可比二极管要复杂太多。但不离易学原理,所谓易学原理,我们在超典网站上论述了很多。将人体分作:阴与阳。
阴与阳是属性符号,属性之下无限嵌套,分作:血与气。
再分,分作“收藏功能”与“运化功能”,“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收藏功能和运化功能就是阴与阳的象,每个人的身体都离不开它们。
《内经》中的叙述篇章: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
五脏与六腑联通,互为表里,阴阳互根互化。
做完了这步工作之后,再详细研究人的身体,无论是解剖也好,探索规律性也罢,在写《内经》之前,这些工作肯定经过了数代或者更长时间的积累。
研究人的身体,但在当时的物质环境下,对身体内精微物质,是没有显微镜或者高科技医学仪器进行辅佐的,因此没有走分子生物学这种偏物质的研究方式,当然在当时的环境和文化下,也不可能走这条路。
这是“五脏六腑”整体性的易学划分。
1、为何制定为“五”个脏和“六”个腑的数量?
干支历就是五与六的结合,干支历周期六十,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符号来表达,融入易数五,或者说五行,便拆分成“五”与“六”的易数组合。
奇门遁甲也是这个模型,五运六气也是用的这个易数模型,或者抛开术数,足球的制作也是用的这个模型,当然你还可以往分子层面去探索,就不一一举例了。
2、为何一定要分作“五脏”和“六腑”?
当然不一定,古代的医家又不止一个,看制作目的和使用习惯,不是还有“六脏六腑”?但“六脏六腑”不是出现在《内经》,而是出现在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一》,也就是对《黄帝内经》的翻译一书里,翻译的是《内经》中这么一句话:《素问·灵兰秘典论》云:“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注:“脏,藏也。六脏六腑总为十二,分言之阳为腑,阴为脏;合言之,则皆可称脏。”《灵兰秘典论》的十二官(脏)尚无包络之名,而云“膻中”。
《灵兰秘典论篇》可没有“六脏六腑”的说法,张介宾不懂易数,不懂易学原理,只是单纯凑脏腑数量。《内经》中只是列出人体十二器官的功用,并称它们为“十二官”,其中“膻中”为心包,按照易学象数而言,只能是制定“五与六”,而三阴三阳配十二经,那是另外一套易数体系。不能搞混淆。
3、五脏和六腑对应的器官选取依据是什么?
在制定“五脏六腑”时,古人并未细分“物质”与“规律”,也就是说,古人并没有一定要去区分,到底有没有唯一的实物器官对应,而是利用的“规律”划分。划分的重点在于“气”与“血”,也就是我们上文说的。
而“气”与“血”的理解,同样不会去区分“实物”还是“规律”,这是现代人难以理解的一个方面。在现代人的思维看来,一定会去区分,“血”到底是不是指“血液”,“气”到底是不是指“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而制定中医的古人不这么干,在他的思维观念中,“心物一元、物质精神一体”,不刻意区分“实物”与“规律”,而是统一体。
“血”:规律的沉积,外化为血。为阴。
“气”:规律的扬升,运化为气。为阳。
“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在详细探索了人的身体规律后,制定详细的“脏腑”分类。其中分类既可以是实物的“心脏”,又可以是模型表规律的“三焦”。
在对“脏腑”进行建模分配时,依然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比如:《五藏别论篇第十一》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看到没?五脏六腑的对应,早期经过了一个五花八门的过程,随后,当人们使用自己制定的不同模型后,发现有些顺手,有些不顺手,最终,符合规律,顺手的留下来了,这就是目前的“五脏六腑”版本。
五脏论藏,六腑论化;五脏论血,六腑论气;五脏为里,六腑为表;五脏论阴,六腑论阳。
在《内经》篇章中,围绕人身体重点:水(人体含水比例7成以上)、血(血液循环)、气(呼吸)、水谷(饮食)等等,分配符号,制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