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可能曾在水中生活
根据化石证据,在距今约800至1400万年前有一种拉玛古猿,有可能是人类的祖先。拉玛古猿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不能直立行走,大概在800万年前就灭绝了。到了距今约400万年前,非洲又出现了一种南方古猿,它比拉玛古猿更接近于人类,并且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而在拉玛古猿和南方古猿之间的这400万年,化石证据十分缺乏,我们的祖先好像从陆地上消失了,直到红400万年后又卷土重来,还学会了直立行走的关键本领。那么这消失的400万年间,古猿究竟经历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站起来走路的呢?
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是稀树草原假说:由于东非的地质和气候变迁,人类的祖先与生活在雨林中的猿类分离,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在稀树草原的环境下生活。为了解放双手来使用武器和工具,它们学会了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由于直立行走被阳光照射的面积较大,为防止在追捕猎物时身体过热,所以褪掉了毛发,这样再出汗散热的效率就会很高。
目前科学界更加认同稀树草原假说
不过稀树草原假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非洲真正的稀树草原地区发现的古猿化石很少,而在这些地方也生活着其它灵长类动物:狒狒。但狒狒在同样的环境下,身体结构与人类大相径庭,既长着很多毛,也不是直立行走。于是哈代便提出了水猿论:
在距今800万至400万年前,在非洲东部和北部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部分古猿被迫下海求生,进化成了海猿。在漫长的时光中,海猿演化出了一系列适合水中生活的特点,由于海水有浮力和压力,它们进化出了后腿直立的本领,并且也褪掉了毛发,有利于减少阻力,并长出了皮下脂肪。
我们的祖先还学会了其它神奇的本领:在潜入水下后,会产生潜水反射,将血液和氧气优先供应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同时心率下降以延长潜水时间,这一点上与海豹、水獭等动物相似。另外,水下生活还可能改变了人类的交配方式。
难道我们曾经像美人鱼一样在水中游动?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人类的丁丁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相当长的,别看雄性大猩猩很强壮,但丁丁长度仅3厘米,十分短小,同时雌性大猩猩的阴道也很短。而人类女性的阴道较长,同时还有大*和处女膜等,都可在水下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男性的平均长度也较长,平均能达到十几厘米(*时)。另外人类女性没有明显的发情期,在水中分娩的痛苦也较少,这些都可能也与水中生活经历有关。
哈代认为,在海中(也可能是湖中)生活了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海猿重返陆地,此时它们已经有了后腿直立、无毛等特征,为直立行走解放双手提供了条件,从而在古猿中脱颖而出,走向了进化的康庄大道。
水猿假说
海猿论或水猿论听起来有那么几分道理,不过也存在致命的弱点:没有过硬的化石证据。另外并不是说在水中生活就一定会无毛,例如像水獭之类的水生哺乳动物也有浓密的毛。因此,它只能是一种假说,并且经常被攻击,因为一般人很难接受把人和海洋哺乳动物扯上关系。
不管人类是不是曾生活在水中,我们和水比较亲近却是事实。由于年代久远,人类到底是如何获得了这些与水有关的能力仍是谜团,不过这都无妨,祖先们的进化使得我们现在能够欣赏到《洛神水赋》这样美轮美奂的水中舞蹈,终归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