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万妖谱:夜叉。
“夜叉”一词源于古印度神话,原指半神、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
据《毗湿奴往世书》记载,夜叉与罗刹同时而生,主补罗底耶所生,或生于大梵天的脚掌。后来,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将夜叉纳入守护正法的神之列,但有时也被描述为权势害人的恶鬼。因此,早期的夜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守护正法的护法神,一类是害人的恶鬼。夜叉的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夜叉的梵文音为Yaksa,意为轻捷勇健。
鸠摩罗什说,夜叉有三种:在地、在虚空和天夜叉。地夜叉只能在地面上行走,因为他们只接受财施,所以不能飞行。天夜叉可以乘坐车马,因为他们接受车马施,所以能够飞行。此处以神通为依据对夜叉进行分类。在民间故事中,夜叉多以护法神的身份出现。
最早出现夜叉的汉译佛教典籍是三国时支谦译的《撰集百缘经》。其中提到,夜叉、捷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是天龙八部众中的护法神。
在晚出的汉译佛教文献中,夜叉也以害人鬼的身份出现,并常常与罗刹共现。例如,《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一:罗刹夜叉、恶鬼等,加被今朝受戒人。夜叉不仅出现在佛教典籍中,也大量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被汉语化成为妖魔鬼怪的代称。夜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鬼神观念相结合,以食人鬼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成为一种“中国化”的鬼。这在唐代传奇中屡见不鲜。
北宋初年李防等人所辑的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与夜叉有关的记载共二十五条,其中以《夜叉》两卷最为集中,共计十四条。这些笔记小说与野史皆为唐人所作。唐代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士人对佛经非常了解,因此会在自己的书中记载夜叉。夜叉此时已进入民间信仰之中。
《太平广记》中所记载的夜叉是唐代民间信仰中的夜叉,已皆为作恶多端的“恶鬼”了。原有的鬼神的一些特性也被赋予了夜叉。在花样繁多的夜叉叙事中,人们自然而然就拿夜叉来比喻凶残丑恶的人,因此“夜叉”便成为凶残丑恶之辈的代名词。例如,《朝野金载》:监察御史李全交素以罗织酷虐为业,台中号为“人头罗刹”,殿中王旭号为“鬼面夜叉”。在这里,夜叉成了酷吏的别称,其狰狞面目不难想见。夜叉也有性别之分,凶恶的女人被称为“母夜叉”。
母夜叉即孙二娘的绰号,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这是有关“母夜叉”一词的最早的汉语文献资料。
在印度壁画中,夜叉通常是胖巨人,憨态可掬,也有穷凶极恶的。夜叉高大的身躯象征着力量,有的能驱使神龙,有的能幻化出宫殿。夜叉活动的环境多在海上,常与美人鱼一起出现,显示其海洋属性。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夜叉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神异存在。
从神职来看,夜叉与道教里的黄巾力士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护法神,力量强大,受大神的驱遣。与印度壁画的夜叉不同,北京法海寺壁画里的夜叉(上图)已经呈现出典型的中国风格。夜叉在佛教故事中属于天龙八部,佛教的龙王和龙神故事传入中国后,夜叉也随之而来。
有了“四海龙王”的水神体系,夜叉也被移植过来,成为龙王的部卒。夜叉的相貌特征是狮鼻虬髯,隐在两支红珊瑚之后。珊瑚旁还有几枚气泡升腾而起,说明夜叉身处海底的环境。这里的夜叉形象还算平和中正,不算骇人。仔细看,甚至可以感受到它们的端庄安详,这可能与佛教壁画的整体叙事风格有关。与此形象不同的是,元代画家朱玉的《龙宫水府图》。
画面内容表现柳毅到龙宫见龙王的场景,柳毅和龙王在龙宫门前互相施礼。画面将这一会面场景定格。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面相凶恶的夜叉从龙宫大门奔出,长嘴似鳄吐舌。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的吼叫,它身着绛衣,右手持板斧,左手高举避水珠,避水珠射出白光,把附近的水驱开。画面上水波激荡,如云层般腾空飞走。夜叉驱逐了大水,相当于撤去了龙宫的屏障,使来自凡间的书生柳毅得以顺利通行。
这里的夜叉只是龙宫水府的水道,兼集营养和聚集,在水府体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将佐。夜叉是龙王手下的得力臂助,可将其视为龙王的家臣、家将或者家丁。龙宫水府图中的夜叉形象已经是民间传说改造后的夜叉了。此后,夜叉的身影不断出现在龙宫故事中,成为龙宫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龙王出行时,也必有夜叉随行。夜叉兼具护法功能和锯齿獠牙,为龙宫故事增添了魔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