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语有云:“文,错画也,象交文。”可见“文”是指文字语言在内的种种象征符号、文物典章和礼仪制度等。而“化”即为变化、变异、造化等。文化并用最早出现在《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指自然秩序,“人文”是指社会构成秩序。文与化相结合,文化则具有了“以文教化”的内涵。
而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于它是一个群体性的符号。这种群体化的文化延绵不断,才造就了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所以,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实在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认知。因为文化即是我们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思想等一切的总和。
于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该书从创世神话论述到古代文明社会,内容精深,语言生动,使我们更贴近古代文化生活,从而全面认识、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文化。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共十四章,涵括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我们,很多人可能无法定义具体的文化含义,但回顾我们的生活,文化无处不像空气般弥漫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花,以衣、食、住、行为代表的物质文明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它涉及到每一个人,因而彰显着普遍的魅力。
中国的衣、食、住、行具有独特的体系和尤为深刻的文化底蕴,因为文化常识是其基础。对我们如今是生活的影响,也是处处皆在的。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必要的解释。此书包罗万象,在此,我只能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略作介绍,见一斑而窥全豹。
一 古代衣饰的影响,遗留至今在古代,衣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含义,狭义的衣专指上衣,广义的衣包括一切用以蔽体的织物。
而衣又分为很多种 ,比如
1 头衣
头衣又称元服。元的本义即是头,加元服就是行冠礼。古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有很大的区别。贵族戴冠、冕、弁,平民戴帻。
“男子二十,冠而字”,冠是成人的标志,是贵族男子的常服,该戴冠的不带冠,是不合礼仪的。冕是天子、诸侯和大夫在祭祀时戴的,上边是一块长方形的木版,前后沿挂一串小圆玉珠。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这样的冕,所以后代称皇帝即位为“加冕”。古代平民不能戴冠,只能戴头巾之类的东西,就是帻(包发的巾),称为“帩头”,如《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2 深衣
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衣裳连在一起叫做深衣。古人穿的短上衣叫“襦”,如《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冬天穿的有裘、袍等。如《论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平民通常只能穿褐或布衣,如《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上古没有棉花,布也是毛或麻制成的,但比褐要细一些,所以成为读书而未做官的人的常服,因此,“布衣”也就成了这些人的代称,如《出师表》“臣本布衣”。有时又仅指一般平民,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古人穿的下衣主要有裳、绔、裈等。裳就是裙子,古代男子也穿裙子。绔也写作“袴”,今天写成“裤”,但与今天的裤子并不一样。与现在的裤子差不多的是裈(有裆)。
3 足衣
古人穿的鞋有屦、履、屐、鞮等,无非是草、木、皮、丝质的,都比后代要粗糙的多。草鞋又称草屦,为贱物,罪服或丧服时穿。贫困之人常年穿草鞋。屐一般是下雨或路泥泞时所穿,曾风行于南北朝。
但到如今社会,衣服、衣裳,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总而言之的称谓。名称虽有简化,但衣饰文化的各种基因已深深存在了我们的生活习俗中。比如,丧衣,在如今的生活中,跟古代的变化并非很大。
二 几千年以前,中国就在讲饮食文化——饮食和器皿吃货并非当今才有,古人对于饮食的要求,比现代人高出太多。看苏东坡那种吃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而因苏东坡而遗留至今的食物也不在少数,比如东坡肉。再看《红楼梦》中那种吃喝的讲究,即便现在的富贵之家,也是难以匹敌的。
古人对饮食的讲究,是对症下药。食材要讲究,器皿也要讲究,甚至节气、季节等也要讲究。
一般来说,古人食物有以下几种——
1 主食
中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统称为“五谷”或“六谷”。五谷是黍(黄米)、稷(小米)、麦(大麦、小麦)、菽(豆)、麻(麻子),此外再加上稻,就是六谷了。古书中还有其他一些粮食作物的名称,如粟、粱、禾、米、谷等。
粟即谷子,后又泛指粮食,如《孟子》“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粱是谷类的优良品种,常用来指精美的饭食,如《墨子公输》“此犹粱肉之于糟糠也”。古书中的“粮”字,通常是指干粮,而不是今天的粮食,如《赤壁之战》“船粮战具俱办”。
2 肉食
古人肉食中最主要的是牛、羊、猪肉和狗肉,如《孟子》就提到“鸡豚狗彘之畜”。肉的吃法除了煮以外,还有脍(把鱼、肉切细吃)、炙(烤肉)、醢(肉酱)、脯(干肉)等。一般的平民是很难吃到的,所以“肉食者”就成了统治者、当官者的代称,如《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 酒
古人尤其是文人雅士,与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曹操《短歌行》就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文学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还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贺知章、李白、张旭等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连“饮少辄醉”的欧阳修也乐此不疲,还自号“醉翁”。
4 器皿
上古的炊具主要有鼎、镬、釜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就汤镬”,这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把人扔进镬里煮死。《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鼎之类不是一般平民所能用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所以后代常用“钟鸣鼎食”指大家士族,如《藤王阁序》“钟鸣鼎食之家”。古代食器的种类也很多,如箪、豆等,《孟子 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三 古人的居住选址和“装修”文化深深影响着现代——宫室和起居古代建筑之美,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故宫的存在便是证明,更何况还有长城这种奇迹,只不过长城并非住人的而已。
古人起居。最具代表性的是宫廷和民间,宫廷是富贵象征,民间所居,则叫室。但最初,宫和室是同一个意思的。宫和室是同义词,宫是总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
《公羊传 宣公六年》记载晋灵公派人刺*赵盾:“于是使勇士某者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入其闺焉;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
可见古代贵族住宅的格局:大门——闺(二门)——堂(客厅)——户(由堂入室的通道)——室(内室供食宿)。室有四隅,古人一般在室内的西南角祭祀,因此以西南角为尊。客人一般坐西向东,主人则坐东向西,“坐东”表示主位。
古人的坐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后跟。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叫做长跪,这是准备站起来的姿势,也是对人表示尊敬。
所以,古人的厅堂,一般都很宽敞。只不过后来我们坐椅子了,从唐之后,古人也就偏爱椅子了,宋代还有太师椅流传下来。至于前期两膝着地的坐法所用的垫子,后来被日本人学去,变成榻榻米。
四 古人跨马行天下——行枯藤老树昏鸦,实际上是一种孤独。行路的人,在夕阳山外山的情境下赶路,是颇为寂寞的。好在古人也有高速的交通工具。所谓北人乘马,南人乘船。
我国古代主要的出行工具是车马和船。古代的达官贵人都要乘车,车是等级制度的一部分,该乘车而不乘车是礼制和社会舆论所不允许的。孔子说:“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徙行也。”意思是古代士大夫外出是不步行的。
而车服品级也是有规定的,如六匹马拉车在汉代之前都不符合规定,汉代时出现了六匹马拉车,只有天子才可以享用。一般都是四匹马拉车,称为“驷”。
乘车是立乘。《礼记 曲礼上》:“妇人不立乘。”可见只有男子才立乘,乘车时手扶轼(车前横木)。
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我国河流众多,水域辽阔,舟船的发展较快,主要有三个发展时期:秦汉、宋元和明。
结束语:古代衣食住行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绵延与传承,又深深影响着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衣、食、住、行既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又是文化现象。今天,人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向着更为光明的前途迈进。温故而知新,人类对自己过去文化的研究,是为了继承、开发与利用,也是对华夏文化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