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5日,迎来小寒节气。
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民间历来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等古谚。
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中医认为,小寒是为是阴邪最盛的时期!所谓“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因此养生要注意三防、四补、五按揉,平安度过这一段冷天气!
三 防➤一防头颈寒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
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建议:高领衣服、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二防身受凉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而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因此,防止腰腹受寒是小寒节气的重中之重。
建议: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之阳气。
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
素有旧疾或关节疼痛者还可在出门前将暖宝贴在背部至阳穴、腰部腰阳关穴以及疼痛部位(皮肤过敏及局部有伤口者不宜采用)。
➤三防脚不暖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