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 作者 辛德勇
摊开中国地图便可以看到,黄河像一条长带,曲折萦回,由西向东贯穿中国北部。它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黄河最初的源头在哪儿呢?这是古往今来每一个站在黄河岸边的人都自然而然发出的疑问。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其答案早已成为常识。可是我们的祖先,为得到这一看似简单的答案,却苦苦探求了将近两千年的时光。
殷商时期,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谈不上认识黄河的源头问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西部边界已经扩展到了青藏高原边缘的黄河上游支流洮水流域,并且与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羌人有了较多的交往,从而对黄河的上源有了一些了解。
《山海经》说,黄河源自昆仑山;《禹贡》说,河源出自积石山。关于昆仑山和积石山到底分别是指现在的哪一座山,一直有许多互不相同的看法。大致看来,应当是指今青海省东部黄河大转弯处的一些山脉。显然,这与黄河真正的源头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但是,在交通落后、民族隔阂严重的古代社会里,对于一些重大地理事实的认识,常常要经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
西汉张骞在带回大量西域文化的同时,也向中原朝廷报告了一个错误的地理认识,即生活在今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的西域人普遍认为塔里木河在沙漠中潜流到了地下,然后流向东方,直至积石山下,始重新涌出地面,汇积成黄河。这本来是一个带有传说色彩的推测,可是汉武帝却信以为真,于是对照着古书上黄河源头出自昆仑山的记述,断然指实所谓昆仑山就是塔里木河南面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汉武帝轻率地把昆仑山定在塔里木河源头以后,黄河“重源潜流”这一错误说法成了以后文字的依据。于是谬误被许多人遵奉为真理,一直到清朝末年乃至民国时期,仍然有人笃信不疑。
西晋时期,人们已经了解到黄河上源的星宿海,这比此前模糊不清的“积石山河源说”前进了一大步。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大批少数民族内迁,青藏高原上河源附近地区的羌族人与内地的交往也增多了。这样,人们又自然地进一步加深了对河源的认识。因此,隋朝在今青海阿尼玛卿山附近的黄河大转弯处设置了河源郡。“河源”这一郡名的设定,说明人们对于黄河源头的了解已渐趋明确。
唐朝初年,由于占据着青海高原的吐谷浑人不断侵扰唐王朝的西部边境,唐太宗在贞观九年任命著名将领李靖出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任城王李道宗和兵部尚书侯君集等统带大军前去征讨。远征军连连取胜,追击溃败的吐谷浑人,一直抵达星宿海以西的河源地区,中途还经过了黄河上游的扎陵湖(当时称为“柏海”)。史书上记载,李靖一行人在星宿海附近观看了黄河的源头。这是来自中原的人第一次亲身察看黄河真正的源头。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由朝廷出面组织,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河源勘察活动。这次地理探索活动,其直接起因却是元世祖忽必烈想要开发黄河航运,从上游源头地区起航,把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番货直接装船运到京城来。当时,由朝廷组织的实际是一支“河源考察队”。这支“考察队”用了4个月的时间,从京城走到了河源。他们在同年冬返回朝廷,详细地汇报了沿河的城邑和驿舍。同一时期,当时的大地理学家朱思本得到了一部用梵文撰著的地理书籍,把它译成了汉文。这部书中所记述的河源,已上溯到星宿海西南一百多华里以外。元代可以说是河源认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阶段。
元代以后,明、清两朝都有人先后考察或途经过河源,而所得到的认识却再也没有超过唐朝和元朝人已有的知识。相反,有时还产生了严重的倒退。进入民国以后,随着各种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地理学思想的传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黄河重源说”纯属无稽之谈,从而最终抛弃了这一荒谬的传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工作者才有可能对河源地区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次,一次在1952年,另一次在1978年。
1952年8月,中央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支由60多人组成的黄河河源查勘队。考察队在黄河源区查勘了4个多月,行程5000公里,搜集了丰富的资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次有组织的正规科学考察,并没能得出与之相应的科学结论。为彻底查清河源问题,青海省人民政府在1978年组织了由21人组成的考察队,其中包括历史、地理、测绘等许多学科的专家。在充分查阅历史记载和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全面考察了黄河的几条上源和鄂陵、扎陵两湖地区。在星宿海以上,黄河共有三条上源,即南源卡日曲、中源约古宗列曲和北源扎曲。由前文所述可知,从唐代起到元代,人们就一直以卡日曲为正源。清代一度出现过歧说,改定约古宗列曲为正源。
通过1978年的考察,已经基本探查清楚黄河几条上源和扎陵、鄂陵两湖的主要地理特征,尤其是其水文特性。根据这次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国家正式批准,把卡日曲更定为黄河正源。这次审定黄河源,绝不只是单纯地重新确认了历代已有的成见,而是第一次在全面了解河源区地理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了河源,李太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疑问,这时才有了切实可信的答案。
(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大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