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周总理与尼克松在钓鱼台会谈。
见面时,尼克松帮周总理脱掉呢子大衣,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大国总统的风度,这些举动也为他赢得了老人家的好感。
此后,尼克松游览了长城,沿途的积雪一夜之间被清扫干净,他亲眼见证了我们当时的组织动员能力。
2月28日,尼克松和周总理一同飞往上海,在这里签署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这这份《公报》中,双方郑重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大国相互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关于台湾问题,中方在《联合公报》中重申: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则表示: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双方将为逐步开展中美贸易以及进一步发展两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并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美国对于这份《公报》有几处异议,曾提出过修改,老人家对此采取了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的态度。
在台湾问题上一个字也不能动,动了就拒绝签订这份《公报》,其他地方鉴于他是第一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可以酌情修改。
老人家还特意叮嘱周总理,美国比我们更需要这份《公报》。
从《公报》内容来看,我们在其中占据主导作用,这就是老人家那个时代特有的尊严,经济上我们虽然穷,但是不代表我们说话不管用。
尼克松这次访华时,给老人家带来了天鹅全家福的瓷器作为国礼。
该作品由美国著名硬瓷烧制大师波姆烧制,他一生只烧制了两件,瓷塑天鹅整体高近1米,长1.75米,由5只天鹅构成。
尼克松对于这次出访可谓是精心准备,选择天鹅陶瓷雕塑也是颇有讲究,因为中国的英文名就来自瓷器China,而以天鹅雕塑作为国礼也是借用我们“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典故。
这件雕塑目前珍藏在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里,其余三件礼物分别是水晶玻璃花瓶、宴会专用的高脚酒杯、尼克松本人的名片。
对于此次出访,尼克松向老人家索要墨宝,而老人家则赠送了他12个字: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对于这12个字,老人当时没有做解释,而这12个字如今也有很多解释。
在我们看来,由于尼克松是第一个访问我们的美国总统,并且多次对我们释放出善意,对老人家和周总理也是尊敬有加,因此这12个字是老人家从私人角度对尼克松执政的忠告。
这12个字不是孤立的,而是连成一个逻辑,弄清楚这3个成语之间的关系,要先了解3个成语的典故。
老叟坐凳的意思比较直白,就是一个老者坐在板凳上。
嫦娥奔月出自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讲的是逄蒙*了后羿,逼迫嫦娥交出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仙药,嫦娥无奈之下自己吃了不死药,最终飞到了月宫。
走马观花出自唐朝孟郊的诗《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3个成语构成了一个逻辑关系,但是3个成语之前隐去了两个字“防止”,由此变成了一个警示句。
实际上,应该是防止老叟坐凳,防止嫦娥奔月,防止走马观花。
那么具体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意思是作为一国领袖,要防止成为一个老头坐冷板凳,被别人边缘化。
防止被别人逼宫,手里要有绝地逢生的不死仙药。
防止自己在总统位置上走马观花,一晃而过,不能留下来。
老人家为什么要写这12个字?在我们看来,正是因为尼克松访华期间表现出来的谦逊,得到了老人家的肯定,所以才告诉他作为一个*应该特别考虑哪些问题,这是从私交层面而言。
从公共关系角度来看,尼克松是让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第一人,老人家当然希望尼克松能继续连任,为中美关系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尼克松是否能继续连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防止出现这三种情况。
从后来的“水门事件”爆发之后,老人家对尼克松的态度来看,显然老人家已经将尼克松当做朋友对待。
22年前,老人家的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被美军的汽油弹烧死。
但是,老人家在会见尼克松时,没有计较私人恩怨,而是着眼于整个国家的未来,他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
遗憾的是,他走了这么多年,依然有人在污蔑诋毁他。
尼克松结束访华之后几个月,发生了改变他命运的政治事件。
1972年6月17日,“水门事件爆发”,尼克松迫于舆论压力,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
由此联系老人家给尼克松的题字,或许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告诉他要防止出现倒台的情况。
然而,当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弹劾卸任时,老人家却邀请他再次访问中国。
在我们看来,这是老人家对尼克松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贡献的一种反馈,因为自从尼克松访华之后,诸多西方国家开始与我们建交,以及我们制定的改善民生的四三方案,这些其实都与尼克松访华有关。
对于一个卸任的美国前总统,而且还是因为政治丑闻卸任,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老人家却主动发出邀请,这是任何一个美国总统未曾有过的待遇,老人家是一个顾念旧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