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诺,我践行!共建网络文明,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在12月8日举办的2021广东网络文明大会上,多名网络大V宣读了《共建网络文明行动承诺践诺书》,向社会作出庄严承诺。
网络空间,是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而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网络大省,截至2020年12月,广东省网民规模达到8840.5万,占全国网民总数的8.9%,互联网普及率达76.6%。
广东网络文明大会
如何将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井然有序,又充满勃勃生机?近年来,广东通过明确网络空间各方权利义务,深入推进网络综合治理,强化网络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治网之路。
新趋势:当网络梗进入日常生活
近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包括“YYDS”“绝绝子”等年轻人常用的网络用语上榜。
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从“YYDS”(永远的神)到“u1s1”(有一说一),近年来各种新奇的缩写词层出不穷,并且不断突破圈层,在日常生活中变得“百搭”。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乒乓YYDS”的口号成为全体网民的共同记忆。
网络流行语从小众圈子进入大众视野,这个情况并不罕见。从早些年流传的“斑竹”“神马都是浮云”,再到近年来的“柠檬精”“我太难了”,这些互联网热词在给网友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加强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不过,互联网用语中的消极成分同样值得警惕。有些流行语本身包含了不文明用语,低俗不雅;有些网络用语则带有对特定群体的“污名化”意味。这些不良用语在网络空间“病毒式”传播,会对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产生不利影响。
今年9月,央视网青年曾发文称,作为一支从上甘岭战役打出来的英雄部队,“伞兵”是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如今成了不少人上网吐槽、骂人的谐音梗,呼吁网民停止使用,不要污名化。
“网络用语中充斥了大量不符合汉语结构特点及社会文明规范的消极成分,网络背景下的语言引导甚至监管,重要而急迫。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曾表示。
而在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用语上,广东省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15年,广东就有中小学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尼玛”“屌丝”等低俗网络用语。2016年,《媒介素养》(后更名《网络素养》)教材审定通过,成为全国首套进入中小学公共教育课程体系的专题教材。
新风尚:红色经典被年轻人重新发掘
“整部看完后热泪盈眶,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筚路蓝缕走到今天,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富强的。”小秦是广州一所高校的学生,在看完今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后,他决定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剪辑了这部电视剧的混剪视频发布在B站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包括《觉醒年代》《长津湖》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播出,在年轻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年轻人开始自发地学习党史、观看红色经典,诞生了不少“出圈”的红色题材作品,展现了新生代年轻人的价值认同。
今年7月,由古琴、筝、琵琶、竹笛、鼓等民乐合奏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在B站上线。这首由广东共青团主导策划,联手B站UP主共同打造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原创音乐产品,旋律激昂、乐声悠扬,让网友们在弹幕中直呼“泪目”。除红色视频作品外,广东共青团还接连发布《红色密码》剧本*等产品,让青年群体在沉浸式游戏的互动体验中学习党史,共同探寻百年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红色密码”,仅一周时间全网总传播量就超50万次。
据了解,为打造年轻人喜爱的网络传播精品,广东激励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驻粤机构、重点网络商业平台在粤机构,以及省内各级网络媒体综合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通过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等方式,策划制作更多更好服务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网络宣传作品。
新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有了防沉迷机制后,孩子的游戏时间得到了严格控制,注意力更集中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改善。”今年9月,国家出台了“最严游戏新规”,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不少家长表示自己的一块“心病”祛除了。
而在治理网络不文明现象,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上,广东也正在行动。2020年以来,广东将网络文明促进行动纳入全省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之中,还专门出台为期三年的《广东省网络文明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并将文明上网相关内容纳入2021年9月起施行的《广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为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引导,进一步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广东深入推进“粤 • 清朗”“粤•守护”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深化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健全网络不文明现象投诉举报机制,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
广东省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强化互联网党建和网络社会组织管理,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引导互联网企业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同时,发挥网民主体作用,广泛吸引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主动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使广大网民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网络治理的参与者、网络文明的建设者,真正实现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共建共治共享。
记者手记|让文明走进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扇窗,文明就是一双推开窗户的手,让阳光照进来。对于网络空间来说,文明的“推窗”作用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属性,让很多现实生活中难以立足的情绪,以更真实的形态展现在互联网上。近年来愈发激烈的网络暴力、煽动仇恨等行为就是其中体现。
在当下的网络时代,网络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网络的内容。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治理网络不文明行为,国家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制止饭圈互撕、粉丝打榜行为;治理互联网顽疾弹窗广告;最严游戏新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推动网络文明,需要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行业自律公约,积极打击网络违法行为,用技术手段为互联网拉上安全网。
推动网络文明,需要每一个网民的参与。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网络文明的践行者和监督者,让文明之光照进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记者】吴扬
【海报】张昶
【作者】 吴扬;张昶
南方探针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