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喜欢的动漫人物就是哆啦A梦,因为它有一个神奇的四维口袋,可以从里面拿出各种未来道具,帮助大雄化解身边的种种困难问题。
最近每每写东西遇到找不到合适的案例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自己也拥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四维口袋,当我需要什么素材的时候,可以轻易变出来。
一直很羡慕那些拥有丰富素材库的人,写东西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运用大量的案例和金句,让笔下的每一篇文章既有趣又有料。
那么,这些素材可以从哪里来呢?粥佐罗在《学会写作》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第一类是内部渠道,第二类是外部渠道。
内部渠道指的是我们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我们身边人(如朋友、同事、同学、亲戚、老板、下属、前任、邻居等等)的经历;外部渠道指的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百度、垂直网站、书籍和课程里面的内容。
当我们想写某个主题的文章时,搜索素材可以分两大步:先从内部渠道里找,再去外部渠道里找。前者是攒出来的素材,后者是搜出来的素材。
为什么要先向内求再向外求呢?是因为用内部素材写出来的内容更加真实、更加生动,而且因为我们很熟悉,所以更好驾驭。
虽然如今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各种各样的素材,但是写文章时真正好用的还是你熟悉的素材、你曾经用大脑处理过的素材。对于自己攒出来的素材,你会理解得更好,调取得更高效,运用得更自如。
好素材不是搜出来的,而是攒出来的。下面我们来聊一下积累写作素材的3种常见方法。
方法一:碎片化阅读时,及时收藏素材
收藏是积累素材最容易的一种方式,毫不费力,一秒就能搞定。
我很喜欢利用碎片化阅读来积累素材,平时在阅读公众号、翻朋友圈的时候,如果看到好内容都会立马点收藏,然后转发到我的印象笔记素材库里面。这样我在写文章要用素材的时候,就可以在我的印象笔记的素材库里面去找有没有相应的素材可用。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收藏素材的地方,就是微信的收藏功能。我们在网上看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收藏在微信里;我们在网站、其他App上的看到好的素材,也可以转发到自己的微信上,然后从微信端打开后再将其收藏到微信收藏夹里。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方便,二来还可以实现手机和电脑端的资料共享。
对于像我一样,写作时经常为素材发愁的人,平时碎片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收藏。收藏时只需一秒,用的时候可以省去很多搜索素材的时间。
方法二:阅读书籍时,做好金句摘抄
我们平时在看文章、读书、聊天、听课的时候,经常会被其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击中,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把这些触动到我们的句子摘抄下来。
据说罗振宇老师有个笔记本,专门记录“*手级”的金句。2016年跨年演讲罗振宇有个刷屏金句是:“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就好像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2017年跨年演讲罗振宇有个刷屏金句是:“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2019年跨年演讲的一个金句是:“直面挑战,躬身入局,皆为我辈中人。”
其实这些金句都不是他原创的,而是他看到这句话后很有感触,就记录在小本子上,然后用在了自己的跨年演讲里面。
方法三:随时记录灵感,坚持写读书笔记
前面2种方法都是来自其他人提供的素材,其实我们还可以有意识的去积累自己的素材。
我们平时看文章、读书、聊天、听课时,也在一刻不停地思考,脑子里会闪现很多写作灵感、有意思的想法、不一样的思考角度,或者会突然想到标题可以怎样写、选题可以怎样做、策划活动的时候可以怎样,等等。
这些灵光乍现的东西都非常宝贵,你都要及时记录、积累起来,否则这些东西就会稍纵即逝,比如你在地铁上想到了什么,没有及时记录,下了地铁你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很喜欢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去记下一些突然涌入脑海中的灵感,没时间打字的话,还可以用语言输入的方式,先记下来,等有空闲时间了再去整理。
另外,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如果你有意识的要求自己写读书笔记,长期坚持下来,也可以积累下大量的写作素材。前面我推荐过用RIA便签读书法做读书笔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积累素材的方式。
记录灵感和写读书笔记,这2种方法,因为都是自己写的素材,使用起来也非常好用。
总结一下:
好素材不是搜出来的,而是攒出来的。
写文章的第一步应该先检索我们内部渠道的素材,再去外部渠道搜索素材。
平常积累素材有三种方式:及时收藏、做好摘抄、随时记录灵感和写读书笔记。
想要写出好文章,丰富的素材积累必不可少。即便我们没有哆啦A梦的“四维口袋”,也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魔法口袋”,让那些生动的案例为我们的文章增加趣味性,让那些名人名言和金句为我们的文章提升质感。
文/惊鸿 图片/来自网络
*****************************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围观惊鸿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