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来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可是现在很多人因为这个不完整的一句话,产生了与孟子真实意思有很大分歧的解读!
我们平时对这句话的解释,大多数是如下:“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可是这个解释不对,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实际生活的表现上都说不过去!
孟子的这句的本意是:“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就要舍弃鱼而抓住熊掌”
其实意义很简单,就是让你有主次的观念,有大局的眼光,以此来保证在不良处境中依然可以获得尽可能大限度的利益!
反观我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现代都成了教育人不要把两者不能得全的啦!能取为什么不取?孟子说的是不能兼取的时候而取大的,非直接舍去哪一个!
举个例子,咱们普通人喜欢名和利,能取全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放弃哪一个!无论是哪个阶层地人物,也不论他的思维层次有多高!
总统有名有利,你不可能让他舍去那个,因为那是他的愿望,且有条件得到!圣贤他们一心想要救世,那么他的愿望就是他的鱼和熊掌,也是无法舍弃哪部分的!
当然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那么我们也是尽可能的抓住更多,就算鱼必须舍弃,我们也会张大口咬上一口!因为这是没办法才舍弃的!
有句话说的好:天给你,你不取就会有麻烦!
舍弃可得的是愚蠢的,强取不可得的亦是愚蠢的,取与不取是条件作为基础的!取与不取也是分析完条件后的个人选择!
所以千万不要不为而舍,那也不是老子先生的“无为”,那是白痴!
人的愿望各不相同,然而我也相信多数人的愿望中都不是单一的存在,都是既有鱼和熊掌的,甚至还有小龙虾!
我们不会愿意丢掉哪一个,几乎是大多数人的事实特点,这个情况就已经反驳掉了这个简化版经典语句!
所以我一直建议,读中国的古典文学,一定要读原著,也不能断章取义,一篇文章的逻辑是贯通的,更何况相邻的上下句,甚至是一句话!
全面、细致、反复的思考句子的本意,然后结合实际存在来验证匹配程度,如此才会得出相对准确的逻辑!
当然了,古人也会出错,有时候怎么替他打圆场都没用,这个不用怀疑,圣人一样是一个脑袋,对于你有实际支撑的东西是值得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