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是一个大大的贬义词,往往与贫困潦倒或失意人生联系在一起。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过落魄的人生。可是有的时候,命运是无情的,个人无法掌控,明明自己也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活着活着却落魄了,甚至陷入了意志消沉、悲观绝望的境地,再也不能够东山再起了。

汪曾祺,当代著名作家
《落魄》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小说里描写了一个扬州人,短短两年多,就从文雅、讲究、闲适的人,变成了肮脏、麻木、沉沦的人,先前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荡然无存,让人久久叹息!深思之中,我们的内心会阵阵隐痛,这个扬州人,落魄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生活状态,精神也沉沦了下去。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第一,客观的时代环境,比如战争、动乱和饥饿。在残酷的大环境下,小人物根本无法逃脱命运的碾压。小说的开篇描写了人们的好奇心理,纷纷猜测扬州人为何来到昆明这里。可能是为了躲避战乱,当时正在发生着日军侵华战争;可能是为了开创一番事业,好衣锦还乡,向妻儿说“我总算对得起你们了”;也有可能是投亲靠友,来此感受一下不同的风俗民情,好增加自己的见闻阅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扬州人自己知道。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第一种可能性是最大的,扬州人胆小,害怕战争,逃命到了安全的昆明。

在烽火硝烟,滚滚战争弥漫之下,小人物注定是悲惨的,能够活命就不错了,背井离乡根本就算不得什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极其萧条,在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里,不落魄才怪呢!“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呼?”于是他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心情越来越糟糕,衣服越来越脏,动作也越来越迟缓,活着活着就落魄了。
第二,南京人的挤兑。南京人是一个纯粹的市侩形象,一个刻薄的生意人,脑子里时刻盘算着自己的利益。“他实事求是,稳扎稳打,抓住机会,他知道钱是好的,活下来有多么不容易”,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择手段,不断地挤兑扬州人,从刚开始的入股到最后掌握着绝对的经营权。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在所做的包子里加的豆芽菜豆腐干越来越多。毫无感恩之情,不断地和扬州人吵架,甚至训斥他。最为可耻的是,竟然霸占了扬州人的小媳妇。在他的操作之下,风光排场的绿杨饭店变成了朝不保夕的草棚子。饭菜的质量越来越差,待人的热情全无,南京人焉能不败?落魄也就成为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小说写得很深刻,很多细节描写让人难忘。比如对扬州人的服饰描写,他穿着一身纺绸褂裤在那里炒菜,衣着打扮显然与炒菜的厨子身份不符。他出外悠闲散步时,穿着灰色熟罗长衫,带着湘妃竹折扇,显然是一个讲究的人,现实了他的斯文。他还经常上茶馆看报纸、喝茶,显示出了他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他还帮学生们付了几回茶钱,请他们抽烟,显示了扬州人的大方。扬州人的人生最高潮就是,为女人拈去头上的一片草屑尘丝,手势比一首情诗还要美,他的儒雅风度达到了极致。
小说同时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使得扬州人前后判若两人,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故乡》里的闰土来,聪明伶俐的少年闰土最终变成了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虽然使人心痛,但是谈不上落魄,毕竟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民皆是如此。《落魄》里的扬州人,变化得太不可思议了,短短两年,就从高富帅变成了矮穷矬,从天堂堕入了地狱,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闰土几十年的变化,成为了一个毫无希望、迟钝麻木的人。

如果人生能够选择,谁也不想生活落魄。可是有的时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活着活着就落魄了。从扬州人的身上,我们应该悟出这样的道理:第一,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永远不要放弃生活的情趣和精神的追求;第二,结交有益之朋,远离那些心机很重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