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科技发展与生活800字作文,以科技走进生活为话题的作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6 14:26:56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号变得程式化;高铁使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也容易使人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

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科技发展增进还是减弱人的情感作文《让“火车”歇一会儿 》

让“火车”歇一会儿(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题目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思索。)

《百年孤独》中,一辆黄色的火车驶进了原本安宁平静的马孔多,使整个马孔多文明为之一颤。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正像这辆火车一般驶进了人们的生活。

(运用类比手法,由《百年孤独》中的黄色火车驶入马孔多类比并引出材料话题:现代科技这辆“火车”驶入了现代人的生活。)

快速进步的现代交通,使普鲁斯特所言的“我的梦已经成为了我的地址”变得不再遥不可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背上行囊,离开家乡,踏上追“梦”的旅程。林清玄曾说:“人们面对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但如今,人们只需要电子,正面拍自己,反面拍世界,滑滑屏幕,想要了解的就都有了。

古人云,有得必有失,这样的便利真的十全十美吗?

(提出疑问,科技带来的便利尽善尽美吗?为接下来提出论点做铺垫。)

诚然,科技使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但在这科技构成的五光十色的世界里,人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本心,使情感渐渐变淡,使人心慢慢疏离。如果《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坐上高铁,那么何来八十一难、何来师徒情深呢?

这个比喻也许不太恰当,但也说明了一件事: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方便、越快捷就好。

(提出观点:科技世界中人容易迷失,使情感变淡、使人心疏离,并以《西游记》为喻,进行佐证。)

刘亮程曾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过这样的场景:路边不知是谁随手放置的一段木头,来往的农民们路过时就坐下歇歇,拉拉家常,扯东扯西,日子久了,一村人就联络出了“一家人”般的情感。简陋的休息场所,却连结了人们的心。试想,若“休息站”变成了“无线网络信号点”,那么大家掏出手机,上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的场景,也就浮现在眼前了吧。

(描绘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闲聊联络情感、连结人心的场景,并展开反向联想与思考,论证文章观点“科技的发展减弱人与人的情感”,语言幽默风趣,说服力强。)

科技的“火车”一直开,狂热的人们就一直追着火车跑,丝毫不知疲倦。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在《人类理解论》中将人的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感觉的观念,即用心去体会变化。人们惊喜于科技的便捷,这是第一种“观念”,但人们往往忽视了第二种——反省观念,没有去反思科技背后正慢慢淡化的人的情感。

(引用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中的“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进一步回扣论点,即人们没有去反思科技背后淡化的人的情感。)

不如让“火车”歇一会儿,这并不是说让科技停止发展,而是让人把身心从科技的洪浪中抽离片刻,回归本真,找到最原始的人类的情感,脱去科技的外衣,纯纯粹粹。毕竟,曹林也曾说:“白描,就足以令人窒息。”

(提出呼吁,让人回归本真,回归纯粹,再次引用名言,增加文章厚度与说服力。)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儿童都喜欢在这天“斗蛋”。能回家的父母不如回去陪孩子玩一玩,增进下情感,别总是跟孩子通下电话便继续加班,否则回去时,孩子早就睡啦。

(巧用写作当天为“立夏”这个传统节日,提出建议,让家长放下电话,与孩子增进情感,也暗含提醒人们要回归传统之义。此处为妙笔,显示出作者的机智灵活。)

科技的“火车”,暂且歇一会儿吧;追求快速高效的那颗奔忙的心,也暂且歇一会儿吧。

(再次提出呼吁,一咏三叹,回扣材料,文末点题,呼应标题。)

作文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流畅风趣,说理形象,分析精准。“对于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这一问题,本文很巧妙地避开了简单的感性层面的一般回答,而是以“火车”这一生动的具象符号进行逻辑层面的思考。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人们情感的适应有时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以至迷失了本心,使情感变淡、变疏离,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面对这一困境,本文层层推进,表达出自己惋伤的结论,可谓独到。不足之处为写作智慧不够突出,引用略多,论证略显苍白。

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本题是关系型话题作文,意在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对“科技的发展”“人与人的情感”关系的理性思考。

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列举现象,第二段文字提出问题。

第一段,“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高铁”是科技进步的产物;“随时随地联系”“方便了人们的来往”是科技发展给情感交流带来的便利;“交流程式化”“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是科技发展妨害情感交流的表现。省略号则提醒考生,此类现象还有不少。“使人……也容易使人……”这一句式,旨在引导考生思考科技发展对情感交流带来的利与弊。

第二段,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导考生思考“科技的发展”和“人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见仁见智。材料在立意上未设难度,但想得高分并不容易,考生需要展开联想和思考,调动自己的积累,把道理说明白、讲深入,切忌泛泛而谈、空洞说理。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屏幕后的人情。

2.最亲密的疏离。

3.科技慰乡情。

4.此情或已成追忆。

5.不为科技役,温情出于己。

……

偏题立意:

1.论科技。(泛论科技)

2.走出科技。(偏向科技,指向不明)

3.汉字的情感。(偏指情感,且题目中不能体现出科技这一关键点)

4.科技的担忧。(以“科技”为中心论题,“担忧”不能和增强或减弱情感很好地进行关联)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材料的核心概念是“科技”与“情感”,引导考生思考“科技的发展”和“人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情感”,偏重于人际关系,不能泛化为个体所有的情感。

2.立意限制。材料指向为“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因此必须围绕“科技发展”和“人与人情感”这两要素的关系进行立意行文,若只谈一方,则视为审题不过关。

3思维限制。考生构思时要立足整体材料,既要看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人随时随地联系,又要看到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号变得程式化;既要看到高铁使“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又要看到人们因此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考生不管偏重哪一方,都要在权衡和选择之下自圆其说。材料中的省略号提醒考生这只是现象列举,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增进人与人的情感”角度进行立意;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减弱人与人的情感”角度进行立意;还可以阐述科技与人的情感亲疏无关,主动权在人的手中,不为外物役使,方是人生。考生若能从其他角度思考科技的发展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影响,且能言之成理,也可以视为切题立意。

2.联想思考的开放性。考生写作应基于材料又要不囿于材料,要由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以支撑论点。“科技”包含高铁、手机、网络、自媒体、网上书店、有声读物、微信、视频等;“情感”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陌生人间的关切。考生的阅历、知识面不同,联想思考便不同,要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人文底蕴和思辨能力。

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写议论文,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写成记叙文,用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鼓励其他多种文体的写作,如散文、时评、书评、影评、小小说等。这些都为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