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剪纸,一个时节,一种寄托,一份哀思。
佛山剪纸的诞生,源于民间日常生活的需要,与佛山当地繁复的节俗仪式、兴盛的神灵崇拜密切相关。清至民国时期,佛山剪纸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当地民俗活动提供的沃土,民俗活动亦借力民间艺术得以传播。根据剪纸在民俗活动中的应用,佛山民间剪纸还有丧俗主题,但由于习俗的变迁,不少剪纸并不为人所知,也没有流传下去。
正逢清明节,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佛山剪纸吧!
“拜山”祭祖是广府人最隆重的清明习俗之一,祭拜先人除了金猪和时令物品,剪纸类纸质祭品也是少不了的,如以剪纸为装饰花边、图案纹样的纸扎生活用品。古人有“剪纸为衣”“焚之以荐祖”,超度亡灵,因此剪纸消耗量很大,人们在家中、城门头、闸门楼等处烧各类生活用品的剪纸祭品。
《丧俗祭品花边》 民国 纸写剪纸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藏
《丧俗祭品纸扎花窗》 民国 纸写剪纸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藏
祭祀剪纸在色彩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常用绿、黑、蓝等色外,还大胆运用冷色调的佛青一佛山土产的蓝色,用白色、粉蓝色相互调和,如清代纸写剪纸《花蝶》《牡丹花边》等,以蓝色为主调,配以白色、黑色,对比强烈,显得庄严肃穆,明暗对比中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路军虎头》 民国 纸写剪纸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佛山卷》也讲到,在丧葬仪式中,驱邪避灾的剪纸用途广泛,也不限时日,只要祭祀就可以采用。如纸写剪纸《路军虎头》一般用作灵牌位的上部装饰,也可作为水陆道场3中纸扎武将的腰带扣装饰,祭祀完成时就烧化。民间流传一句俗语:“路头将军,路尾夫人。”“路军”指开路的将军。虎为百兽之王,民间对虎既敬且畏,故该剪纸以虎头做开路先锋,以慑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