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凡是讨论儒家思想的话题,肯定、赞扬的人少,批判、攻击的人多,这是为何?
第一,批判、否定儒家的人,首先是一种情绪。即比较讨厌儒家,只要提起儒家文化,一概否定。好比嫌弃一个人,只要看到这个人或听到名字,就很反感,甚至想痛打一顿。
第二,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如站在现代文明立场,或和西方文化比较,批判儒家思想的局限、弊端,指责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这种立场比较理性一些。
中国人讲究以理服人,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对儒家思想之得失,进行公开讨论,是一件好事。
笔者认为,评价儒家思想,应该把握两点:一是历史性观点,二是现代性观点。
历史性观点是,把儒家思想放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中去看,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现代性观点是,根据现代文明的特点和要求,对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评价。
总之,评价儒家思想,既不能脱离历史条件,对儒家提出超时代、超社会的要求;又不能闭门造车,夜郎自大,抱着祖宗招牌不放,否则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了。
从历史的政治意义上看,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维持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导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历史时代,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一定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是普遍真理,很多人都能理解。
道理很简单,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一定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想办法让其他阶层民众服从自己的统治,为自己服务。
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统治阶级会首先从思想上统一、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通过各种手段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来说,儒家思想的政治、社会作用便是如此。
汉代董仲舒把儒家思想神学化,提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理论,目的是替封建统治阶级制定一套思想统治的武器,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
根据儒家观点,有德行、有威望的圣人出于统治地位,圣人道德高尚,高瞻远瞩,驾驭全局;另一方面,情商、智商偏低的士农工商阶层,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服从圣人统治。这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理想。
用《中庸》的话说,一旦“天下为公”时代结束,接下来就是“家天下'”时代。“家天下”的最高统治者是封建皇帝,居于下位的是士农工商阶层。如汉朝是刘氏一家的天下,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清朝是爱新觉罗的天下。
从历史的政治意义上看,儒家思想的社会作用主要如此。
从道德意义上看,儒家提出了很多具有现代价值的观点,许多观点没有过时,值得人们学习、运用。如中庸之道、爱国爱民、服务社会、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宽容忍让、朋友忠信等。
比如儒家思想的“恕”道。
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大白话说就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替别人着想,不要自私自利,更不要损人利己。
今天来看,儒家的“恕”道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违背恕”道的现象或做法。诸如,楼上高空抛物,汽车窗外抛物,在公共场所大吵大闹,机动车和行人争抢道路,随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等。
这些不文明现象,既违反公共道德,又自私自利,不顾及别人感受,甚至伤害别人权利,是违背儒家“恕”道的做法,应该批评、规范。
从现代性意义上看,儒家思想还包含其它一些消极思想,应当理性对待。
如儒家文化不重视科技生产力的作用,过于强调道德意识的决定性,过于看重封建礼仪的规范作用。这种轻视经济力量、强调等级秩序的文化,不符合现代文明的特点和需求,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现代科技,这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特点和共识。
如欧美、日本自近代以后,通过发展科学技术,迅速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儒家思想提倡道德修身第一、政治伦理第一,不符合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潮流,应当理性对待。
总之,如何公正、合理评价儒家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是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法,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进行评判,唯有如此,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儒家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