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盛世如你所愿稿子,这盛世如你所愿朗诵完整版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00:09:33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时,远离城中心的清华园还处在平静之中,但这样的平静在第二天被一首《满江红》打破。手抄这首诗激励清华师生的人,正是闻一多。数日之后,他与同学一起,从清华园出发徒步入城,发表街头演说,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1922年,闻一多登上了赴美的邮轮,颠沛流离十几年,在1932年,闻一多再次回到了清华园,这次,他是以中文系教授的身份出现。

阔别十年的清华园,也已不再是当初的清华园。在军阀混乱的动荡局势中几经波折,在校长梅贻琦的主持下正在走上励精图治的道路,招揽了不少的人才。中文系的教授有朱自清、俞平伯、陈寅格等人。

重新回到清华园的闻一多,还是如最初的那样,热爱国学,热爱祖国。

从1932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闻一多在清华园整整居住了5年,而这5年是他的生活中最安定的时期,也是学术丰硕的时期。

到了1935年,日方又以武力相逼制造华北事变,面对日寇的轻掠扩张,蒋介石仍采取“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华北危机已到达顶点,真是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书桌。

在隆隆的炮火中,闻一多最终选择离开清华园,离开他心爱的满室图书。闻一多妻子回忆说:“我最痛心的是他的手稿。他日夜辛劳用心血写成的稿子,完全丢掉了。”

在闻一多离开清华园后不久,北平就沦陷了,而闻一多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清华园。

青年闻一多

1922年,闻一多登上了赴美的邮轮。

芝加哥是当时美国第二大都市。工厂如林、车流如潮。但在这里,他感觉自己就是那旅途中离群的孤雁,“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拼着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在各种感官刺激之外,还有更强烈的刺激,那就是异国的民族歧视。美国对中国人的那种高傲、怜悯,有时甚至是直接的侮辱,实在是让他受不了。

由于对诗歌的热衷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广博知识,所幸结识了美国诗坛上的几位著名诗人——卡尔·桑德堡先生、孟禄女士等。

这盛世如你所愿稿子,这盛世如你所愿朗诵完整版词(5)

留学时的闻一多

1923年,也就是闻一多出国的第二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红烛》。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一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真实抒发了一个五四青年的思想感情,这颗为了祖国、为了世人燃烧自我、创造光明的心,也是他一生都在践行的誓言。

闻一多爱国,但也爱诗歌,他一向主张“诗是被热烈情感蒸发了的水汽之凝结。”他还表示:“爱祖国是情绪底事,爱文化是理智底事。”

闻一多在纽约,与几位留学生进行了一场戏剧活动,将《杨贵妃》与《牛郎织女》进行英文版的改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样的成就,让几位热血青年还专门成立了“戏剧改进社”,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

你是否听过那首“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了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没错,这首《七子之歌》便是闻一多的著作,诗章不仅在祖国大地上飞扬,澳门回归八年后,它随着“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升入太空,回荡在浩瀚的天宇之中。

这盛世如你所愿稿子,这盛世如你所愿朗诵完整版词(6)

闻一多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他的诗无不表现着他的爱国之心、家国情怀。

但闻一多也用他的诗,表达着他的儿女情长。

长诗《红豆》可以说是一封写给妻子深情而又苦涩的“情书”,他也曾为自己死去的女儿作诗《忘掉她》。

闻一多回到北平后,经历坎坷,但并没有挫伤他的锐气,他依旧爱国家、爱艺术、爱生活。他长和饶孟侃、朱湘等青年诗人进行探讨。

后来在徐志摩的支持下,他们办起了中国第二个专门的诗刊——《晨报·诗镌》,这样,以《诗镌》为标志,就形成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流派——新格律诗派。它与自由派和后来的象征派被视为早期新诗发展中的三大流派。

闻一多先后任教与武汉、青岛、北京,同时遍历大江南北,经历了阴谋、战争与屠*,但都没有磨灭他对诗、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他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热爱,追求着自己的梦。

战士闻一多

1945年,国民党特务在昆明制造了镇压昆明学生的“一二·一”惨案,,他为此还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事情的真相,言辞犀利、旗帜明显,号召着群众继续战斗。

1946年,李公朴被暗*,闻一多一家也进入到了艰难危险时刻,外面纷纷传言他是黑名单二号,而他好几次表示说“虽然我还有很多工作想做,但在当今之世,什么时候才能稿这些学术工作?即使作为民主运动的牺牲,我也死而无憾了。”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致公堂召开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上,闻一多发表了此生的最后一篇演讲。

这盛世如你所愿稿子,这盛世如你所愿朗诵完整版词(7)

最后一次的演讲

闻一多在演讲中强烈痛斥:“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为什么要打、要*,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而偷偷摸摸的暗*?”

会场里响彻着他沉重、坚定的声音,这声音,鼓舞了群众,也震慑了在场的特务们。

当天下午,闻一多又赶赴《民主周刊》社,参加民盟为李公朴暗*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在回家的路上,闻一多遭受国民党特务多人狙击身亡,年仅48岁。而闻一多的长子闻立鹤为保护父亲也身受重伤。

闻一多的逝世,震动了整个昆明市,也震动了国内外。人们震惊,人们悲痛,人们更愤怒。

闻一多的一生太短,他还没有做完自己的学术研究,也还未能听到《七子之歌》响彻国内外,甚至未能看到这盛世。

闻一多的一生也很长,他留下了许多的经典,也像红烛一般燃尽了自己,照亮了黑暗。

这盛世如你所愿稿子,这盛世如你所愿朗诵完整版词(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