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当时已经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雷尊殿的大道士。
他涉世不深,手里有钱,交友不慎。在下山后便在各路“好友”怂恿下开始了抽Y片和流连花街柳巷。
这两件任一件都可以是一个家庭的噩梦。阿炳为了吸Y片用光了所有的钱,因为私生活混乱感染上了X病,他的身体和生活资金都被拖垮了。
严重的X病导致他双目感染最终失明。
道观里的道士都厌恶他流连花街柳巷还染上一身传染病就把他逐出了道观。
就此,他本来顺利的人生戛然而止,阿炳最终沦落到街头卖艺讨生活。
这一时期,却也是他优秀作品频出的一个时期。
乱世中的音乐家人生的境遇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天上和地下其实也就是一面墙的距离。
而有时顺利反使人耽误,苦难才叫人辉煌。
阿炳沦落街头卖艺,在无锡的茶馆前讨赏。他演奏随心,不按曲谱,而是按心情。
他弹的曲子就是他跌宕人生的真实写照。
《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只是当时这首曲只能叫无名曲,它仅仅是阿炳兴之所来的作品。
看似摹景,实则描心,这景是瞎子看到的景色,心是瞎子的人生。
瞎子能看到什么?什么也不是,连黑色都不是,他什么都看不见,他仅能用心揣摩而已,所以他能更好地与世间万物共情,这也是阿炳佳作频出的原因之一。
而与之相反的,就是这时他生活的混乱。
他没有戒掉Y片,他娶了一个寡妇,他们家庭拮据,平时都靠乞讨卖艺为生,而且据说阿炳毒瘾上来便对他妻子动辄打骂。没钱的时候更是打发妻子出去乞讨。
寡妇真的是著名的悲惨人生,阿炳的母亲,阿炳的妻子,他们动不动就被道德绑架,被贞洁束缚一辈子,死亡才是他们的荣耀。
而不贞洁改嫁的寡妇也并不轻松,他们一般也承受着语言甚至肢体的侮辱,最终一般都是郁郁而终。他们只是故事悲惨的配角。
在战争乱世,他们苟且活着,人是肮脏的,音乐是高尚的。
阿炳的苦痛除了战争的加成,大半都是他自找的。
或许艺术家血液里都含有着浪漫分子,譬如梵高,他们喜欢寄托于飘渺的抽象的快感,即便它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看待阿炳,或者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家,要获得更好的观感,将作品与道德分离,是对自己的尊重。
二泉之映月《二泉映月》诞生在阿炳最困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