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01:43:31

唐朝科举

而唐朝也明确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应试的定期,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也不必像隋代那样必须官府举荐。士人可以“投碟自应”,下层寒士如果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

唐高祖武德四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622年,唐高祖“洁己登朝,无嫌自进” 的诏令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诞生。

由于没有门第阶级限制,唐朝出了很多寒门走上政权之路,比如早年吃不上饭的宰相段文昌和王播。

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建知贡举,“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便扩充了学院的规模和扩招学员,在武则天时期,还产生武举。(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郭子仪)

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5)

唐代科举

科举的改革:宋代

宋代初期,基本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众所周知宋代“重文轻武”,所以非常重视科举考试。后来因选官过程过于繁杂便取消了很多考试科目。

此时进士科依然是最受重视的一科,也称为“宰相科”

“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宋朝大幅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平均每年450人。唐朝总共取进士总数才六千多人。宋仁宗平均每年达一百三十多人。宋朝平均每年取进士数是唐朝每年取进士数的十几倍。

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6)

宋代科举

这样一来,两宋官吏队伍空前臃肿,许多官员侯缺久,生活苦难,一旦到任,“侵渔求取,无所不为”,剥削无所不至。

另一方面,实际上宋代科举是被有钱人家所包揽的。科举所需要的开支是一般人负担不起的。就拿金榜提名的苏轼兄弟来讲,小康人家都变成“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状了。

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记录封贴起来,又叫做“糊名”

糊名之法最早出现在唐代,考官还是能认识其笔迹,1015年设置了誊録院,卷子派专人专录。另外,由于作弊风盛行,为了加强科场纪律,巡逻严厉监考。

《宋史》:“重裘而进,便于怀挟”,“挟书为奸”

虽然这些制度极大避免了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但到了北宋末年,已然名存实亡,甚至恶化。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考试内容大多没什么用,只需要死记硬背。

还取消了吏部铨试。但是从宋太祖开始殿试举人,给士子们在省试上增加了一道难关。不少人省试通过了,殿试却落选。

《燕翼贻谋录》等*载:“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总结

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科举制度的意义与影响(7)

明清两代

明清两代,科举虽然达到了鼎盛状态但自身的弊病也是非常严重。

提到明、清科举,一般人最熟悉的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绝无实用价值。

在科举的发展过程中,读书逐渐和做官捆绑在一起,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读书在某种程度上趋向于功利化,科举本身是选贤举能,如果成为了取得某种利益的途径,是非常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的。


图片来自网络|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参考文献:

1.《宋史》.

2.《梁书》.

3.《浅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