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儿子八阿哥最后的结局,康熙的儿子十七阿哥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22:10:50

1708年12月25日康熙召满朝文武大臣聚在畅春园,然后说:“我近来身体觉得越来越虚弱,人生很难预料;大清的江山并非我创立,关系尤为重大;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太子人选代替我处理朝政,总是心神不宁”,说罢康熙便让诸位大臣们推荐一位阿哥选为太子。

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散秩大臣鄂伦岱等人私下里商议,并跟其他的大臣们商量好,一起推荐皇八子胤禩为皇太子。

康熙儿子八阿哥最后的结局,康熙的儿子十七阿哥结局(1)

但即便是皇八子胤禩众望所归,康熙仍旧不以为然,直接说:“皇八子胤禩从来没有处理过朝政,对治理朝政没有经验,更何况现在获重罪,已经被拘禁起来,实在是不宜立为太子。”

“皇八子从未办理过政事,对于治国没有经验,况且身获重罪,拘禁在狱,不宜立为太子。”

从这以后皇八子胤禩霉运不断,经历张明德事件及毙鹰事件后,胤禩彻底与皇位无缘,便开始扶持与自己一条战船的皇十四子胤禵争储,但都败下阵来,皇四子胤禛成为最后的赢家

雍正登基后,皇八子胤禩作为雍正最大的敌人,不仅削爵休妻,还死在了禁所中。

康熙在时,皇八子胤禩的威望很高,康熙为何就是不考虑将其立为皇储呢?

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康熙朝的贤王、雍正朝的阶下囚!

01 拼生母真没什么优势

胤禩的生母是良妃卫氏,年仅14岁入宫。

胤禩的生母卫氏是辛者库出身,所以很多人便认为卫氏的出身很低,还不如包衣,是清朝后宫中出身最低微的妃子。

其实是错误的。

辛者库其实也是包衣的一种,跟包衣一样服务于皇室,是皇室的奴仆;很多人以为只要是辛者库出身就是戴罪之人,其实也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的辛者库人都是罪籍。

辛者库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务府辛者库,这些人都是上三旗;王公贵勋们府邸的辛者库,都属于下五旗,而且绝大多数的辛者库人都不是罪奴。

“辛者库(人),乃半个佐领下食口粮人也”。

在《甄嬛传》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甄嬛在得罪雍正离开皇宫以后,雍正看中一个驯马女叶澜依,并且对其很是宠爱;皇后、齐妃与太后一起说起叶澜依都很担忧的样子,担心叶澜依会成为下一个甄嬛,太后很是嫌弃叶澜依的出身,在齐妃提到良妃卫氏的时候说:“卫氏好歹还是辛者库出身,叶澜依算什么,一个训马女而已”。

康熙儿子八阿哥最后的结局,康熙的儿子十七阿哥结局(2)

可见卫氏出身于辛者库并非身份最低微的妃嫔,当然跟康熙的三位皇后赫舍里氏、佟佳氏以及钮祜禄氏这样的勋贵世家没法比。

《清列代后妃传稿》记载: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

皇八子胤禩的外祖父只是一个内管领而已,皇八子胤禩的生母出身只是一个内管领的女儿,内管领属于五品官。

也难怪康熙多次以良妃卫氏的出身来压制皇八子胤禩,认为他不配做储君。

太子胤礽被废时,因为诸多大臣都推荐皇八子胤禩为新太子,康熙便说:“胤禩的生母出身微贱,大家最好是不要推举胤禩为太子。”

“其母亦微贱,宜别举。”

其实这不过是康熙的借口而已,可以看得出康熙并不宠爱良妃卫氏;

比如皇四子胤禛的生母乌雅氏,不过只是一个宫女出身,乌雅氏的娘家也一般,但乌雅氏因为得到康熙的宠爱,在生下胤禛后次年被封为德嫔,之后又为康熙生下两儿三女;而卫氏不过只生下胤禩这一个儿子而已。

康熙儿子八阿哥最后的结局,康熙的儿子十七阿哥结局(3)

再比如令妃魏佳氏,不过只是包衣奴才出身而已,因为得到乾隆的宠爱连续生下六个孩子,得以晋封为皇贵妃,自己所生的皇十五子颙琰得以继承皇位。

可见皇子生母的出身并非直接决定皇子能否被立为储君,皇子生母是否受宠也有很大的关系

康熙三十九年,后宫中有两位被封为嫔位,一位是正得盛宠的瓜尔佳氏,年仅17岁;而另一位就是胤禩的生母卫氏,卫氏能得以晋封嫔位也是“母凭子贵”的结果。

按照大清的祖制:只有一宫的主位才能亲自抚养皇子,卫氏不过是辛者库出身,没有位份的庶妃,胤禩出生以后康熙便下旨让惠妃来抚养胤禩。

惠妃是皇长子胤褆的生母,我们都知道胤褆因为争储而被圈禁起来,康熙病逝后,惠妃得以被接到廉亲王府(胤禩的府上)养老了几年的时间。

02深得皇恩,广结善缘

胤禩自幼不再生母身边长大,再加上聪慧,很是通晓人情世故,从小便养成了随和亲切的待人习惯;按照大清的规矩皇子满六岁就开始进上书房,康熙很注重皇子们的教育,皇子们的老师都是大家名儒,不仅要学习满汉蒙文、四书五经,还要学习骑射功夫。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康熙对几位年长的皇子进行了一次考试,而这一年胤禩刚满六岁而已;

其余的还有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各位皇子按照年幼顺序依次阅读文章,胤禩虽只有六岁,但读起来还算是比较纯熟,只是写字写的不太好,康熙不是很满意,便让当时的大书法家何焯来亲自教胤禩练习写字,并且每天都要写上十副字拿给康熙看。

可以看得出胤禩虽生母出身不高,但康熙还是很重视胤禩的教育,胤禩幼年时期深得圣宠。作为马背上得来的天下,康熙自然也重视皇子们的骑射功夫,康熙三十一年胤禩只有十一岁,便跟随父兄们一起前去塞外巡幸。

两年后康熙便让13岁的胤禩帮忙试马,试的马都是康熙所收到贡马,若是没有精湛娴熟的马技自然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

康熙第二次御驾亲征是在康熙三十五年,这一年胤禩只有十五岁,便跟随父皇一起出征在外,同时一起前去的还有胤禩所有的兄长,当然不包括留在京城处理朝政的太子胤礽。

康熙儿子八阿哥最后的结局,康熙的儿子十七阿哥结局(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