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芭乐情歌(苦情歌)代表作——《安静》
这种以“弦乐 钢琴”打底的情歌几乎贯穿了每一张专辑,《黑色幽默》、《安静》、《离开》、《爱情悬崖》、《搁浅》、《枫》、《最长的电影》、《说好的幸福呢》、《说了再见》、《你好吗》、《明明就》、《算什么男人》、《爱情废柴》……
《黑色幽默》虽然音乐性更强,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歌曲的传唱度 。
《安静》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良了听感,同时又没有中后期过于强调好听而导致的“模式化”创作,达到了旋律性和音乐性的最佳平衡点。兼具广度和高度。
8.民谣代表作——《稻香》
吉他是除了钢琴之外,周董最为擅长的乐器之一了。而民谣歌曲使用的主要乐器之一,一般就是木吉他了。
周董民谣曲风的歌曲每隔几年就会出现那么一首:《星晴》、《上海1943》、《米兰的小铁匠》(东欧的民谣)、《晴天》、《彩虹》、《稻香》、《天台的月光》、《手写的从前》、《等你下课》……
相比于其他曲风,民谣可能更为看中歌词的立意和情怀。
在兼具高传唱度的前提下,《稻香》应该是立意最高、最具情怀的一首正能量歌曲了。
《稻香》是2008年最火的歌曲,是为了激励和温暖“汶川地震”的受害者们而专门创作的。整首歌所传递的思想,乐观且积极向上,十分的正能量。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还入围了金曲奖的最佳作词。
9.暖甜系歌曲代表作——《甜甜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暖甜系”并不是一种曲风,但因为周董本身自带“大男孩”属性,所以这类歌曲基本存在于所有的专辑。
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台湾的水土真的特别“养”这种“暖甜系文化”。其中,影响力最大的,非“偶像剧”莫属了。都说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是没有“暖甜”的土壤,想必是滋养不出“暖甜系文化”的吧。
说回到歌曲,周董这类暖甜系歌曲,早期偏向R&B,中后期偏“沙滩”摇滚(其实严格意义上也并没有这种曲风~),但不管怎么改变,内核都一样。从第一张专辑的《星晴》、《伊斯坦堡》,第二张专辑的《简单爱》,到后面的《她的睫毛》、《园游会》、《浪漫手机》、《麦芽糖》、《甜甜的》、《阳光宅男》、《时光机》、《爱的飞行日记》、《好久不见》、《公主病》、《乌克丽丽》、《我要夏天》、《手写的从前》、《说走就走》、《告白气球》……这些都是一个大男孩梦想中的偶像剧情。
“暖甜系”歌曲一直不少,以后肯定还会有。甚至有些歌迷都开始反感了,每年都能听到这种观点:周杰伦成不了音乐教父,就是因为他多少多少岁了,还在写这种二十岁的歌。不过我的观点是,到了四十岁,还能对生活充满着梦幻与童话,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
要选出“暖甜系”歌曲的代表作,必定要考量到听众朋友们更喜欢“甜而不腻”,而不是“甜到掉牙”。在说歌名之前,我必须要强掉一点,这首歌是我主观选出来的,因为有好多人也说过这首歌“太腻了”。但我却觉得…甜度刚刚好~
这首歌就是——《甜甜的》。
10.电子音乐代表作——《本草纲目》
我打草稿的时候,这个位置是留给“纯音乐”的。但后来再次审题的时候发现 ,题主要求的是“歌曲top10”。“纯音乐”就显得不符合题意了。这个top本来是留给“周杰伦婚礼音乐”的,因为四年来,我参加的每一场婚礼,几乎都拿它当新娘走向新郎时(或新郎为新娘戴戒指时)的背景音乐。一来,覆盖面广度有了。二来,这标志着:瓦格纳和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在我国长达二十多年的“统治地位”结束了。
下面回到电子音乐。其实我是不愿意把名额留给这种曲风的,因为周董这一曲风真的没做好。但要说周董持续批量生产的歌曲,又不得不把这种曲风排进来。
从2005年【十一月的萧邦】的《飘移》开始,《本草纲目》、《扯》、《嘻哈空姐》、《天地一斗》、《我叫小麦》、《mine mine》、《迷魂曲》、《皮影戏》、《超跑女神》、《手语》、《四季列车》、《一口气全念对》、《now you see me》、《土耳其冰激凌》(拥有少量电音元素的歌曲暂不列举)。
这其中,如果一定要矮子里拔高个,兼顾旋律性 音乐性,也就只有本草纲目了。
当年电音在全球都是大趋势,经过2005年《飘移》、2006年《本草纲目》的试水,如果周董还待在原公司,而不是自己创立新公司、当老板,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电音发展轨迹线不会这么惨淡,而《本草纲目》作为第一次成功的尝试也不会只是浅尝辄止,唱片公司一定会规划周董继续扩大电音的主流化、本土化。
可惜,周董当老板后,因为一句“我不喜欢电子音乐”,而直接搁置了好多年。国内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和全球电子化趋势彻底脱节。
不过很多事情确实强求不得,古典出生的作曲家能同时喜欢“电子音乐”的,全球都很难找到。我们现在也只能YY一下,如果当年周董没有自立门户,是如何进一步促使电子音乐本土化的了。
寄希望于“找外国的制作人帮助电子音乐本土化”,我觉得肯定是行不通的。电子音乐本土化,就等待下一位天才去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