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发展过程,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03:08:55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

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可想知道宝玉与黛玉共读的《西厢记》又是怎样的风华?元曲究竟有何魅力,让来来往往的文人*客驻足欣赏。

元曲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学术而言,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但我们往往将元曲分为唱词、动作、对白三部分,元杂剧与散曲都以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形式,可传至今日,通晓散曲的人早已经寥寥无几,而且元杂剧的影响力远超散曲,元杂剧传承下来的体系更为完善,所以后人大多直接把元杂剧称为元曲。

元曲的发展过程,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1)

元曲虽有规格却不死板,虽有清新绝艳之句,也有悲春伤秋之词,相较于唐诗宋词,元曲更能被大众接受,其简单易懂的词汇走出了世俗官僚,走出了文人墨客,直击百姓内心,深受大众喜爱。

从诗经起,文学作品便讲究辞藻工整,唐诗多为四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统一,律诗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严格,就算是风格迥异的宋词,也有其局限性,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学作品虽千变万化,却始终不离其根本。

就连科举一事,也以四书五经为主,看似饱读诗书的文人,实际上都是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为满足百姓内心的激情,元曲便出现了。由此可见,元曲得以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普通百姓希冀文化开放,二是文人墨客赖以放松心情,在这两个阶级的推动下,元曲一步步走上历史舞台。

元曲的发展过程,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2)

元曲发展除了人文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不同历史状态下,元曲也有其不同的情愫。元朝立国后,军事政治急剧发展,没过几年便灭了南宋。诗词自古以来,便是表达内心想法的工具,这一时期元朝百姓内心极度膨胀,可普通百姓又不会吟诗作词,因此便有人将通俗的俚语引进诗坛。

加入俚语的诗词更赋有口语化,这也是元曲的开端。元朝逐渐稳定后,文化经济迅速发展,元曲不再是只在百姓口中流传,许多诗词大家也开始为其锦上添花。

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元曲蓬勃发展,渐渐从口语化向专业化过度。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元曲不仅讲究意更讲究形,散曲作家在辞藻上刻意加工,让元曲多了几分温婉优雅。

其中元杂剧中最出名的便是《西厢记》,其全名是《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讲的是穷困书生张生 (张君瑞)在普救寺偶遇相国小姐崔莺莺,张生对小姐一见钟情,却碍于门第之见,不敢追求。后来孙飞虎倾慕崔莺莺的美貌,率领军队围住寺庙,妄图强娶崔莺莺。

元曲的发展过程,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3)

崔母无计可施之下,许出谁能解崔莺莺之围,便招谁为女婿的诺言,张生在朋友的帮助下智退孙飞虎,他本以为可以抱得美人归,却不料崔母突然赖婚,甚至还想将两人逼迫成为兄妹。俩人两情相悦,却终究无法在一起,丫鬟红娘不愿看这对有情人被命运折磨,便多次为两人制造巧遇,甚至给俩人安排独处的机会。

两人感情虽迅速升温,可崔莺莺与红娘的异常举动却被崔母察觉。红娘为成全两人,字字珠玑,给崔母摆事实讲道理,几经波折之下,崔母终于松口了。崔母虽同意两人在一起,却不满张生的门第,为娶得崔莺莺,张生只能考取功名。

在此期间,郑恒欺骗崔家二人,说张生早已经违背诺言另娶高门小姐,崔母一听,又生出悔婚的心思,让崔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赶到,才阻止了这门糊涂婚事,曲终人不散,崔莺莺与张生这对苦命鸳鸯最后终于在一起了。

元曲的发展过程,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4)

元曲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它有趣,更是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心中的社会环境。自古以来,百姓便重视门第。可《西厢记》中崔莺莺却说““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这句话便成了无数寒门子弟在追求爱情路上的试金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比起高官厚禄,崔莺莺更想要的是一份心悦诚服的爱情。

元朝时期,民风渐渐开放,百姓向往自由的心越来越活泛,追求自由恋爱的元曲便应运而生了。《西厢记》虽倡导爱情自由,可文中所写的角色,无论是崔莺莺还是张生,他们始终都受封建礼教的束缚。

崔莺莺虽敢于与张生私会,却始终不敢为张生放弃相府,张生虽没有因自己门第低而放弃爱情,却最终还是为了崔莺莺考取功名。

文中崔母一人,便是现实的代表,她虽爱自己的女儿却不愿将她下嫁给穷书生,甚至以她私定终身为耻。红娘便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她虽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敢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为小姐与张生二人制造机会。

这场爱情看似是两个主角的互动,实则是靠丫鬟红娘的主动制造机会。

元曲的发展过程,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5)

相较与其它元杂剧,《西厢记》给人们描绘了爱情自由的蓝图,为崔莺莺与张生二人创造了完美的结局,与其说它是一部完美的元杂剧,不如说它是对抗封建的试水石。这块试水石以其含蓄的姿态,挑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夜宿古刹,偶遇佳人,相伴遥夜,缠绵缱绻,天明而别,试问谁能不羡慕这样的奇遇?

它让两个不同阶级的人安排在一起,让寒门子弟的内心得到满足,《西厢记》的风靡不仅是个人愿望的象征,更是时代愿望的象征。

元曲虽以各种形式发展,可其最终姿态都只是含蓄的姿态挑战封建礼教,人们的思想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扭转,所以元曲最大价值不是其鼓舞人心的意义,而是其文学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乃一更历史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一更历史专注文史领域,欢迎关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