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朝的境界,大隐隐于朝原话谁说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10:21:17

在晋国,季札对叔向说:“你要勉力而行啊!晋国国君奢纵而良臣又多,大夫很富,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你为人刚直,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

后来的历史进程表明,季札简直堪称是神奇的预言家,他上述所说得这些事情,后来都一一兑现了。晏婴听从季札的建议,通过陈桓子交出封邑与官职,后来果然在栾、高二氏相攻*的祸难中,得以幸免;郑国内乱之后,子产果真被推举为执政,成为春秋时执政者的楷模;晋国也如季札所预见的,六卿互相攻伐,最后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而卫国在战国时期虽然不断被削弱,但却是最后一个被秦国灭掉的诸侯国。

季札能够准确预见这些事情,靠得就是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这样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正是季札可以做到大隐隐于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对相对陌生的齐、卫、郑、晋等诸侯国,季札都能预见其未来,那么,对更加熟悉的“祖国”吴国,季札自然也能做到洞若观火,了若指掌,从而顺势而为,大隐隐于朝。

大隐隐于朝的境界,大隐隐于朝原话谁说的(5)

季札能够做到大隐隐于朝,除了远见卓识和政治智慧外,还与他乐于成人之美、与世无争的品格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铸剑技术一流。季札造访徐国时,徐国国君见到季札所佩带的宝剑,很是喜欢,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出使中原各国,就没把献宝剑给徐君。等季札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给谁呀!”季札解释说:“当初我内心已答应把宝剑献给徐君,怎能因为徐君已死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在徐君墓前献宝剑,是季札重信义、乐于成人之美品格的体现。这样的品格,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季札不贪慕权位,与世无争。

大隐隐于朝的境界,大隐隐于朝原话谁说的(6)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坚决避让。

公元前561年,寿梦去世,法理上的王位继承人诸樊也想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又推辞了。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季札就抛弃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国人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公元前548年,诸樊去世,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传至季札为止,以实现先王寿梦的遗愿。故而到余昧去世时,又想传位给季札,季札最终还是推辞了。

大隐隐于朝的境界,大隐隐于朝原话谁说的(7)

吴国人于是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吴王,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父亲兄弟四人传国,本应传给季札。现在季札不当国君,就该轮到他这个长子长孙当国君。于是暗中结纳伍子胥等贤士,招兵买马,想以之袭击吴王僚。

公元前514年春,吴王僚派兵攻打楚国,国内空虚,趁此机会,公子光让专诸将匕首藏于鱼腹中,伪装上菜,刺*了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吴王,这就是吴王阖庐。

大隐隐于朝的境界,大隐隐于朝原话谁说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