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女主角个性,傲慢与偏见历届女主角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9 13:06:05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傲慢与偏见》

而为验证这条真理,简·奥斯汀特地让小说中的人物,在貌似轻松的舞会、串门会客,又或者是家宴聊天中陆续登场。

这是简·奥斯汀为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构筑的场景。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文学家之一。

美国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这样评价奥斯汀:

英国文学史上趣味的翻新,影响力几乎所有作家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奥斯丁经久不衰。

《傲慢与偏见》作为奥斯汀的代表作,以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因傲慢与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生动描绘了19世纪初英国乡村社会的众生相。毛姆将它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傲慢与偏见女主角个性,傲慢与偏见历届女主角(1)

《傲慢与偏见》

在奥斯汀的细致刻画中,班纳特一家人脱颖而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无为的班纳特先生,迫切希望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的班纳特夫人,大姐简,二姐伊丽莎白和小女儿丽迪亚等。

奥斯汀作品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女性人物的勾勒,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差异性描写。这种差异可以归结到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中。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的,按照“快乐原则”活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自我代表理性,按照“现实原则”活动,根据客观环境调整自我,满足本能要求;超我则代表社会道德准则,按照“至善原则”活动。

显然《傲慢与偏见》中三姐妹的人格,恰恰符合这三重人格。感情至上,凭激情享受生活的丽迪亚是本我的充分展现;审时度势、理性抗争的伊丽莎白是自我的代表;处处为人着想的“完美女性”简,则是超我的集中体现者。

本文将从自我、本我、超我三个角度,解读奥斯汀笔下的女性形象,探寻隐藏在作品之外的奥斯汀人格,透视19世纪的英国女性世界。

傲慢与偏见女主角个性,傲慢与偏见历届女主角(2)

班纳特五姐妹

1、丽迪亚的本我实现:坚持“快乐原则”,实现本能和心理的即时满足

丽迪亚是书中着墨不多却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形象。

她是班纳特家中最小的女儿,在母亲的宠爱中长大,喜欢幻想,渴望爱情,是典型的“无知”少女。她确信“快乐是女人生活中的大事”

而军官威克姆则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花花公子,空有一副漂亮的皮囊,花言巧语,讨女士欢心,实则狡猾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

当丽迪亚遇上威克姆,刹那之间就燃起绚丽的爱情之火。

傲慢与偏见女主角个性,傲慢与偏见历届女主角(3)

丽迪亚

丽迪亚的本我形象,体现在她始终以“快乐原则”行事。与她的母亲班纳特夫人类似,她们都坚持婚姻才是生活中的大事,片面追求快乐和婚姻。

首先,在激情的刺激下,丽迪亚不顾他人的看法,盲目选择与威克姆在一起。

随后,她又罔顾道德的限制,为了自己的爱情对家族荣辱置之不顾,并与威克姆在婚前私奔了。但她不知道的是,威克姆只是以“私奔”为掩护,实际上是为了躲避债务。

直到最后,在达西的帮助下还清了债务,丽迪亚与威克姆才得以结婚。

丽迪亚的爱情观与私奔行为,表面上看起来具有叛逆性,实际上她的私奔并没不存在女性主义色彩,因为她的反抗只是一个冲动的决定,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快乐,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和心理的最大满足。

最终,她实现了结婚的梦想,但爱情与热情的消灭,使得这场婚姻生活只剩下痛苦。

为了找一个便宜的住处,他们总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花销总比预想中多,他对她的感情变成了冷漠,而她对他的感情也持续不长。

在《傲慢与偏见》中,丽迪亚是作者奥斯汀本我的充分展示。本我是个人的一种潜意识行为,它包括个人需求、动机、本能以及被压抑住的东西,往往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这是奥斯汀借小说展现自己的第一个内心面,力求获得即时的满足

傲慢与偏见女主角个性,傲慢与偏见历届女主角(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