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班
海陆丰人,作为族群,属于潮州集团,但其民俗相比潮州人更多保持古老的习惯。潮州人已失去的旧民俗,我们可以在海陆丰人之中发现。关于田公元帅,海陆丰戏班的布置也是值得注意的。他们在后台中央设置戏神的小型神龛,牌位上面挂着―张红纸上写明神主其前面的仪桌上,奉祀一个婴儿(太子,田元帅)。
其神位上的神名、翰林院的称号、太子等,跟潮州戏神相同,但太子只有一个,没有两个替身。牌位上,以田大元帅为中心,左边写有齐天大圣,真君大帝。右边写有玄天上帝,吹箫童子。其中,齐天大圣、真君大帝、玄天大帝三人都是海陆丰人经常奉祀的神灵。吹箫童子似乎是乐行业神。我疑为,齐天大圣右边应该有跟吹箫童子对应的接板仙师的名字。对联上句,“一律吹奏大雅音”,容易理解。但下句“百万雄兵三四人”,虽然也可能是跟田公元帅有关,但其内涵颇为费解。香港另外有海陆丰剧团,叫做“惠州剧团”,其戏神神龛跟上述有不同之处。上面所介绍的田公元帅的形象,有很多费解的问题。下面逐次讨论。
翰林院的名字
白杰《潮剧源流考》(《潮侨通鉴》1973年第5期)所云如下:潮州市遗下戏馆,“梨园公所”内的碑记,有“咸丰九年众梨园子弟修建”字样。并有供奉田元帅塑像,傍边有童子二人,手执书卷,书有翰林院三字。相传,田元帅是唐天宝曲师,总管梨园,官翰林学士,后奉旨平番,加封元帅。六月二十四日,是其诞辰。这里所说的唐天宝乐师大概指《明皇杂录》所载的雷海青。但他当过翰林学士或封为元帅的说法,没有文字记载,大概是民间传说。
田姓与雷姓的关系
上面所说,雷姓的雷海青为什么变成为田姓呢?关于此事,宋代岳珂《程史》卷十有下面的记录。淳熙间……优伶序进。有儒服立于前者……乃曰:敢问唐三百年间,名将帅何人也?傍揖者曰:张巡,许远,田万春。儒服奋起,争曰:巡,远是也。万春之姓雷,历考史牒,未有以雷为田者。揖者不服,俄一绿衣参军,自称教授,曰:是故雷姓。揖者大诟,教授曰:有雨头也得,无雨头也得。据此可知,雷字有时被简化为田字。武将田公的元帅身份从哪里来呢?据上面的传说,雷海青后来去平番,封为元帅。但身为乐师,去平番而立功,令人觉得奇怪。应该去找另外线索。我以为,应该注意到田公与雷万春的关系。福州人和莆田人之间,流行着对于雷万春三个英烈将军的信仰。比如,新加坡万山街有奉祀雷万春的威显庙,每逢八月二十日诞辰举行祝诞祭祀。
道士祭祀的榜文说:天人灵宝大法司,本司为延禧祝寿以祈平安事。伏以:蟾吐珠官字里月,凤腾紫微榜头云。原籍中国福建省,莆田县江口区合枯村(唐安乡,待贤里),东郊境,威显庙新兴社界,现於新加坡居住,庙设新加坡小坡奎因街门牌109,威显庙庇下,奉天延禧上寿庆赞……谨拜公元1982年10月11日,谨上大罗九御至尊,醮筵会上列圣……威显庙:英烈司马圣王,北斗中天大圣,护国武按圣王,田公元帅……-
这里可见,张巡(司马圣王)、许远(北斗中天大圣)、雷万春(护国武按圣王)和田公元帅这四位神灵是一个组,彼此离不开。我认为,雷万春和田公元帅是一对傩神,黑脸雷万春是赶瘟疫的傩神,红脸田公是赶火瘟的傩神。我猜想,田公是雷(田)万春的戏班人最害怕的是火灾,戏棚容易着火而损戏箱或戏衣等,因此奉拜火神田公而祈求避火灾。田公元帅有风火二童服侍,而且有风火院田公元帅的称呼。另外,莆田戏《付天斗》里出现的火神外表很像田公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