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本质的探索根本上是对于哲学问题的追问与探索,美既可以是无形的,又可以是有形的,美也不应该被定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具体的事物即载体窥见美的内涵,从而得到一些启发。
在柏拉图看来,美的东西之所以美,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在许许多多美的现象面前,不能单纯的给美下定义,因为现象中的美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因地而不同。美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对于美的标准都不同。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美是相对的、变化的。1
那么什么是美呢?粗浅的说,我们评价一个人长得好看,她是美的。某一个人长得或许很普通,但她美好的品质以及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也让人感觉到美的气息。又或者是具体的某一事物,比如著名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一种事物或很美,一定是它背后某种深刻的内涵引发了我们的情感共鸣,这也体现了美的主观性与情感性。美又包含着时间之美、空间之美,甚至是孤独深情的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是时间之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空间之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孤独深情的美。
这世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美,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美是有等级的,美并不是单一的。柏拉图将美分为外在的美、品质高尚的美、行为的美、具有学识的美、典章制度的美。2你随手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是美的、你善意的一个微笑也是美的、你在夜灯下苦读的身影更是美的。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美是有等级的,美并不是单一的任何美好的事物,如果只想靠着一副皮囊而永存的话,那么“美”迟早会消失。只有靠着其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品质,才能屹立于这世间,其芳香永存。
美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也离不开个人想象。在对美的感受里,个人的经验想象要大于客观存在的本身,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争论。美学流派甚多,对美的本质的看法也各有不同。主要的看法有五种: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3
美在物体形式的看法在西方是最早出现的看法。比如平衡、对称、变化、整齐之类。古希腊人很少就诗与文学来谈论美,而是重物体形式。
“美即完善”这一说法的创始人是新柏拉图派,认为世间存在的事物都有它的原本的事物,而这个“源”是由上帝创造的。理性派所指的“完善”是指一种常态,一个人手脚健全,五官端正,这也算是一种“完善”。这种观点我认为在当下也仍适用,比如女性要怎么才算美呢?白幼瘦吗?我认为这反而是一种枷锁,它锁住了女性内在美好的品质,锁住了自由的灵魂。在我看来,只要健康,无论是胖是瘦,是白是黑,都是美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女性也散发着不同的魅力。年轻的女孩子散发出来的少女感,成熟女性的知性美,美得各有特色。
英国的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悦。这是对于美好事物给人的直接感受来说的,不可否认,人总是对于美好的事物具有怜惜之心。看见美好的事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种愉悦感,带来心情上的舒适以及心灵上的快乐与满足。
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内容是不变的,可表达的方式却因人而异。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的不同结合或许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如何达到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统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统一,又或者是在不断接近统一,其实也是创作美的一种过程。
俄国现实主义认为美是生活。平凡生活其实也是许多诗人和画家灵感的来源,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看似普通却不普通。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为了生活而打拼、努力活着的样子怎么又不美呢?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平凡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以及在低谷中也能顺势而上的不懈毅力。生活本身就是美的,美是生活这句话也指出艺术不应该从概念出发而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
对于美的本质这个话题,我想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美本身就不被定义,它也不应该被定义。美的本质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于美的本质的看法可能也不同。不能说谁对谁错,个人的经验与想象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都可能会对美有不一样的体验。当然,这也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拙见,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从哲学这个角度加深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