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世纪以来欧洲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东西方贸易中转站。同时,繁荣的商业贸易也使得威尼斯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国际化的城市,既保留了东方拜占庭式的艺术文化传统,又始终“眼望西方”,成为与佛罗伦萨和罗马比肩的文艺复兴艺术重镇。而威尼斯作为“最稳定祥和的城市共和国”(La Serenissima),其独特的混合式贵族政体不仅成为“威尼斯神话”的重要内涵,也为威尼斯民众丰富而充满想象力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公共舞台。
神话之魅: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
撰文/尚洁 供图、支持/辽宁博物馆
∧从空中俯瞰的17世纪中期威尼斯远景图 画面上方的远景中,北部平原如同绿色丝带般直达阿尔卑斯山白色的山峰。画面中心位于圣马可海港上方的威尼斯城在庆祝共和国舰队的凯旋,画面左侧,进行运输和商业服务的大型帆船在朱代卡运河中平静地行驶着。
海上之城“所有的城市都一样,只有威尼斯有点儿不一样”。这座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湖区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形态,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时人称之为“人类建筑的奇迹”“于不可能中见到了可能”。
早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这片地区就被称之为威内提亚。它主要由沿海的礁石岛屿和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冲击而成的滩涂沼泽所组成。恶劣的地理环境使其最初并没有长期的定居者,不过滨海的独特条件,加上罗马帝国在湖区外围修筑的环形沙坝将这块区域与亚得里亚海的海上风暴隔离开来,使得风平浪静的湖区逐渐成为周边大陆地区,如帕多瓦和阿奎雷阿等地贵族的避暑胜地,也吸引了更多依靠捕鱼和制晒海盐的渔民、船夫前来,在这块“远离了堕落和不道德外部世界”的“世外桃源”定居。
公元568年,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为威尼斯迎来了第一批正式的长期居民。这批躲避战乱的难民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并未选择归顺伦巴第王国,而是接受了来自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公元9世纪前后,随着湖区定居人数的不断增长,里沃尔托岛(“堤坝高地”之意,后来发展成为威尼斯的商业中心里亚尔托)及其周边的礁石岛发展成为主要的人口聚集区,这片区域也构成了威尼斯城的雏形。当时连接威尼斯城内各岛屿定居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渡船。为了更加便捷地相互联系,威尼斯在接下来的一两个世纪里开始开凿新的运河,同时拓宽大运河的航道。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也开始在各条运河上架设桥梁,为居民出行提供另一种选择。
∧伦巴第人 公元568年,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为威尼斯迎来了第一批正式的长期居民。这批躲避战乱的难民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并未选择归顺伦巴第王国,而是接受了来自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统治。
至文艺复兴初期,威尼斯已发展成初具规模,城市的核心面貌也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并一直保存至今。它由湖区大大小几十个相对独立、但同时又通过河道彼此相连的小岛屿合围而成,呈倒“S”形的大运河穿城而过,将整座城市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全城依照地理位置的内在联系划分为六大行政区,以大运河为界,每边各三个,分别是:大运河东岸的卡斯特洛区、圣马可区和卡纳雷吉奥区,以及大运河西岸的圣克罗齐区、圣保罗区和多索度罗区,这六大行政区虽依地势而成,但各行政区的发展各具特色:卡斯特洛区由于是威尼斯主教教堂——圣皮特洛教堂的所在地,因此最初发展成为威尼斯的宗教重地;而圣马可区因集中了总督府、圣马可大教堂和大议会宫等重要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威尼斯集政治和宗教为一体的中心;拥有里亚尔托贸易市场的圣保罗区则是城市的商业中心。
∧居民乘船前往圣马可区 公元9世纪前后,渡船是当时连接威尼斯城内各岛屿定居区的主要交通工具。为更加便捷地相互联系,在接下来的一两个世纪里,威尼斯开始开凿新的运河、拓宽大运河航道、开始在各条运河上架设桥梁,为居民出行提供另一种选择。至文艺复兴初期,威尼斯已发展得初具规模,城市的核心面貌得以形成并保存至今。
文艺复兴盛期,随着威尼斯国力达到巅峰,其城市建设也迎来了一个高潮,诸多至今仍雄伟地矗立在威尼斯心脏地带——圣马可广场的著名建筑均修建或翻新扩建于这一时期,如圣马可大教堂和毗邻的总督府,以及环绕这两座宏伟建筑群陆续修建的钟楼、老行政大厅、新行政大厅以及公共凉廊和公共图书馆。这些气势恢宏的建筑有些诞生于平均海拔不足一米的礁石之上,有些甚至直接从海平面拔地而起。它们历经数百年仍基本保持原貌,其秘密在于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就已经知道用在水下打入木桩的方法建立地基,再在上面建筑结实而坚固的石质房屋和桥梁。根据当时人的记载:“所有建筑物的地基都是由坚固的橡木桩构成,它们是在水下泥泞的沼泽和河床下面作为永久支撑的好材料。这些橡木桩被打入地下,并用横向交叉的厚重木板进行固定。橡木桩之间的空隙用各种水泥和碎石填满,这样就奠定了非常稳固的基础,能够纹丝不动地支撑起任何高大的建筑。”这样的建筑方式,也使得整座城市如同威严的女王,诞生于波涛汹涌的亚得里亚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