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云山
车云山,其境内群峰耸立,山势险峻,苍翠的青山间巨石嶙峋。千佛塔、马鬃岭、右耳岩、鹰嘴石、太峨山、刺鼻尖及双寨等八大景观如宝石般镶嵌其中,使得车云山更显瑰丽。这里树木葱郁,清泉潺潺,尤其在雨后初霁之时,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团团白云在峰间翻滚,宛如万马奔腾,又如车轮滚滚,车云山因此得名。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中山区的黄棕壤肥沃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是茶树生长的天然温床;外山丘岗地区虽土层厚,但耕作层较浅,质地黏重;而沿河两岸及谷地的冲积土类,则为茶树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
车云山毛尖,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经过茶农的精细制作,形成了紧细圆直、锋芒毕露的外形,香气高远、味道醇厚、甜凉润喉的内质,嫩绿的色泽,以及清澈的汤色,展现出了信阳毛尖的优异品质。
黑龙潭
黑龙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乡。景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上下全长6公里,由上、中、 下三个瀑布组成。黑龙潭瀑布地处两山峡峙之中,流水下泻,形成三潭,瀑布跌落在一潭后,回旋翻滚奔泻而出, 直下二潭,然后顺潭溢出,缓缓滑落三潭。黑龙潭瀑布以二潭瀑布最为壮观,明代大文学家何景明观潭后赞日: 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 蛟龙亦自舞,鸡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
“龙潭”信阳毛尖茶条紧结有锋苗,圆紧光直,色泽翠绿或润绿,汤色浅绿明亮、鲜活,喝起来清香扑鼻,味浓醇鲜,具有养生延年之功效,可谓是全国名茶中的珍品。
信阳尖茶的历史渊源信阳尖茶,其声誉源远流长,始于唐,陆羽《茶经》与李肇《国史补》共赞义阳之茶。宋代,《宁史·食货志》与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亦将其列为茶中翘楚。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光州佳茗,如东首、浅山、薄侧等,名噪一时。明代,虽记载寥寥,清代茶叶生产却得以迅猛恢复,中期时,河南茶叶生产迎来又一春,制茶技艺日益精湛,品质追求愈发考究,终在清末孕育出信阳毛尖这一细嫩名茶。
清光绪末年,曾任清政府驻信阳缉私要职、茶业公会成员的蔡祖贤,首倡开山植茶。信阳劝业所长甘周源,资金雄厚,积极响应,与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携手,于1903年在震雷山北麓重植茶树,创立“元贞”茶社,延请安徽茶师余姓者,亲授栽培与制茶技艺。
1905年至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 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 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 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 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周源又于甘家冲、小孙家创建裕申茶社,引领周边山头茶园发展,规模渐成。茶商唐慧清则赴杭州西湖购籽学艺,习得龙井炒制之术。归来后,将“龙井”手法巧妙融入信阳毛尖炒制之中,变生锅小把炒为生熟锅皆用大帚把,由此形成的茶叶,便是今日信阳毛尖的最初模样。
信阳毛尖的特质与品类归类信阳毛尖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展现非凡个性,色泽鲜亮、纯净无瑕,香气高洁、清新宜人,口感鲜爽、醇厚回甘。外观匀整亮泽,绿意盎然,白毫熠熠生辉。条索细圆、光滑、挺直,满披白毫,色泽翠绿如玉。一经冲泡,香气四溢,持久不散,滋味浓郁,回甘久远,汤色清澈透亮。上品信阳毛尖,汤色嫩绿或黄绿,明净耀眼,清香扑鼻;而次品则汤色深绿或泛黄,混浊不明,不耐泡,茶香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