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淫雨霏霏。3月26日晚,长三角地区大多电闪雷鸣雨纷纷,江苏省南通市更是在这样一个晚上,放出了一声惊雷,引得全网热议。
政府监管和传统习俗是对立面吗?3月26日,南通市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要求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倡导绿色祭扫是必要的,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倡导”而非“禁止”,不是粗暴的“一刀切”。依法行政是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对于祭祀问题,我们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倡导文明、绿色祭祀。
《殡葬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
《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倡导文明、低碳、安全祭扫,推广集体共祭、敬献鲜花、网上祭扫等祭扫方式。
上述三部法律法规,均为“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祭祀。至于冥币纸钱、纸扎实物是否属于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尚无明确法律规定。
政府在行政、监管过程中,针对一些尚有争议的问题时,应该主动去寻求社会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简单的一直通知,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加干预。
比如几千年来,老百姓有在过年过节燃放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政府就不应该在烟花爆竹有污染空气问题的情况下,简单的一禁了之。通过有效的宣传、划定禁燃区和可以燃放的区域等手段,更多的老百姓意识到了燃放烟花炮竹对大气的污染严重,自觉少放或者燃放污染小的烟花炮竹,从而让政府的行政和监管不再成为老百姓的对立面。
在清明节扫墓祭祖,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思缅怀祖先的方式。在人们日常观念里,焚烧冥纸只是祭扫中的一个环节,跟献上鲜花之类表达感念的行为是一样的,谈不上是封建迷信。有关部门可以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祭祀,但不该以“封建迷信”为由简单粗暴禁止人们焚烧冥纸,甚至处罚制造、销售冥纸的商户。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的年轻人对焚烧冥纸祭祀祖先已经在逐渐淡化,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善意的教育引导来化解问题,而不是粗暴的行政命令加以干涉。
纸钱怎么来的呢?这首先要从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说起。从古代起中华民族就有“视死如生”的理念。所以人死后便根据生前的生活工作情况,下葬时同时埋入大量的随葬品及金、银、玉器等。以示到阴间享受阳间一样的生活。后来随着玉器的珍贵稀少,尤其铜钱发明后,便开始改葬铜钱。称瘗(yì)钱,即掩埋的钱。盖汉以来,已成习俗。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一些较贫穷的平民葬不起铜钱,便以纸剪钱状替代铜钱。同时也用纸钱事神鬼。这实在是丧葬习俗史上的一大发明,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上坟祭祖事鬼神烧纸钱,这一风俗准确的说是从唐以后沿习下来的。尤其是明代以后,人们又用纸锭、大小元宝,黄白参半,与纸钱并用。由此看来,焚烧冥纸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受到广大群众认可的,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精神纽带,在没有取得群众认可的基础上,简单下达行政命令,命令禁止,是不可取的。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秸秆;禁止电动自行车带小孩。。。种种禁令,出发点可以说都是好的,但“一刀切”的粗暴“禁”令似乎又显得置“民”于不顾,同时也暴露出政府行政权力的任性。
政府完全可以多听民声,以群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导群众的行为方式,避免以后类似禁令再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