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在国学教育很流行,大家都教孩子背诵学习《论语》《弟子规》。被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善良、忠厚、纯粹,但是,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往往会第一时间受到伤害。
因为“始作俑者”孔子深深地知道,忠厚善良,是要建立在对人世间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
人要以灵活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人。每一个人的表面形象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暗。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轻易相信他人,尤其是他人所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而要听其言,观其行。在综合数个方面之后,再对此人作出判断。
毕竟,人性之复杂,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更何况,人还善于伪装,普通人若不具备识别伪装术的识人技能,很容易就会被骗子耍得团团转。
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随手拈来。
人人都能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迅速了解到丰富的信息,故而,从前骗子、坏人们的伎俩和作案手法在宣传和网络揭露之下,不再新奇。
人们不仅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骗子们的作案伎俩,更对这类做法有了警惕与防范心理。因此,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之下,做一个坏人似乎越来越难,也越来越需要技术含量。
于是,坏人们转而以另一种方式开始蛊惑大众。这种方式就是大家逐渐了解和熟知的:伪装。
最为常见的伪装骗术,就是人格转换,即:坏人表面上看是一个十足的好人,然而其行为,却与其言论完全相反。
中国历来有一句古话,叫做“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还有一个成语叫做“道貌岸然”,通常用来称呼说话做事不诚恳的伪君子。
伪君子们最擅长的,并不是直接骗人钱财或挖坑,而是在自己固有的社会位置上,利用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职场地位,将自身虚假、伪善、冷酷、残忍的本性隐藏起来,转而大声疾呼社会道德、温良恭俭让,疾呼道德高标,呼吁文明公约。
也就是说,他们呼吁大家要做好人,遵守公约,严格守法,并标榜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刚刚认识这类人的职场小白或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很容易被伪君子们的“正义”形象和言论所蛊惑,进而简单的将言论和行为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这样说的,也一定是这样做到的。
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太傻太天真,轻易就相信了一个人的表面功夫,而忽略了言行一致的检测标准。毕竟言论本身,极具欺骗性。
因为高蹈正义十分容易:只是说说而已,不一定要做到(因为实际上人人都很难做到);人的天性就是耳听为实,特别容易相信他人的说法,却很少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考据和论证。正是这种言行上的参差不齐,给了伪君子们欺瞒他人的机会。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些善于伪装的伪君子,心理往往是复杂而扭曲的。
他们压根就不相信普通人的正义和价值观,其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方法,跟普通人(善良的人)完全不一样。说得更为直白一点就是:他们才是破坏规则的人,而不是规则的捍卫者。
伪君子们不仅对正确的价值观缺乏认可度,反而将其作为工具,去误导他人。理性地说,这其实是一种捕猎行为,是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是对他人的一种赤裸裸的践踏与蔑视。
所以才会有人说,坏人最大的坏,就是劝周围的人学好,然后他自己使坏。
有人可能会问:周围的人凭什么要相信他呢?他又能如何使坏呢?
这就是坏人的高明之处了:作为从来都没想过要遵守规则的人,伪君子们更懂得利用普通人善良、单纯、警惕心弱、相信良善美好的天性,进而刺激普通人的这种天性,获取人们对他的信任,从而放心大胆的作恶。
更客观地讲,伪君子劝人学好,其实是在投人所好。
因为普通人、善良的人往往不会将事情和人想象得那么恶毒,凡事都容易朝好的方向去规划和想,以单一思维去应对复杂现实。
而伪君子正是利用人的这一弱点,大肆宣扬道德、正义、良知、美好,从而激发出普通人的向善心理,对他们的行为放松警惕,以为伪君子人格的人,跟自己是同一类人,会以遵循法律、遵守秩序的方式去行事。
在取得普通人的信任之后,伪君子人格的人将能够更加方便地利用人们因为信任而产生的程序漏洞、规则缺口,为自己大肆牟利。
这些缺口和漏洞,一早就在伪君子的窥伺与计划之内。劝人学好,不过是让大家放松警惕,转移注意力的手腕而已。
因此,知道伪君子的这一做法之后,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尤其天性善良者,在与人交往和交流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听其言,观其行,不轻易下结论;
第二, 不经事实验证,不轻易相信对方的言论和说法;
第三, 即使对方言之凿凿,也要多角度确证,尽量避免根据一家之言就作出判断和决定;
第四, 坚持一次性原则,即:凡事有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
伪君子最擅长的就是让别人行善,自己却专捡捷径牟利。
一旦发现一次,那么大概率他们还会有第二次。所以,切勿在对方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时,将对方引为知己,而要从行为上进行验证。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
*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