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籍记载看,第一次赐姓后,拓跋氏并没有当回事,因为不管是拓跋赤辞,还是拓跋守寂、拓跋乾晖,再到拓跋思恭,都没有自称过李赤辞、李守寂、李乾晖过,拓跋思恭被赐姓李氏之前,也只是拓跋思恭。
直到被第二次赐姓后,拓跋思恭兄弟及其子孙后裔,才开始姓李,李思谏、李思忠、李仁祐、李仁福、李仁颜、李彝超、李彝殷、李光睿、李继捧、李继迁等等都姓李,而不姓拓跋了。
再从李继迁在联络众豪酋时说的话,“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旦绝之,尔等不忘李氏,能从我兴复乎?”就可以知道,他们是自己放弃本姓拓跋,以李氏自居的。
这就是李元昊祖上从拓跋氏改姓李氏的经过,那他们又怎么从姓李改姓赵呢?也是因为赐姓。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五月,新任定难军留后李继捧因为弹压不住亲族内讧,就献地大宋请求归附,被宋太宗赵炅召入朝(不要再问我赵炅是谁了,我都解释累了)。
属于李氏五服之内亲属的李继迁也在被召行列,年仅20岁的李继迁不愿意任人宰割,就诈称出葬乳母逃奔地斤泽,扯起恢复祖宗基业的大旗反抗宋朝。
虽然李继迁一直被宋军围歼,但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屡败屡战,和宋军进行游击战,还投靠契丹国借力打力发展自己的势力,让赵炅心力交瘁又无可奈何,遂在端拱元年(988)五月,重新任命李继捧为定难军留后,并赐名赵保忠,让他回夏州招降李继迁。
让赵炅没想到的是,李氏兄弟玩起左右通吃、脚踩两只船的戏码,李继迁把李继捧介绍到契丹国,接受契丹给的封爵;李继捧又对大宋说李继迁有悔过之心请求归降。
赵炅就在淳化二年(991)七月,授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赐名赵保吉,同时授李继迁的弟弟李继冲为绥州团练使,赐名赵保宁。
这,就是夏州从李氏变成赵氏的始末。在面对赵宋时,李继捧就是赵保忠,李继迁就是赵保吉;但他们面对契丹国时,自然还是以李继捧、李继迁自居的,要是对着契丹辽国还自称赵家人,那就太没眼色了。
赵炅当然也不是傻子了,眼看李继迁在宋国边境的*扰就没怎么停过,谁还相信他有悔过臣服之心?
因此,在淳化五年(994),气愤难平的赵炅就命小舅子李继隆大举出兵,去讨伐夏州赵保吉,并削除赵保吉所赐姓名,复称李继迁。
按说朝廷已经把所赐的姓名收回了,你赵保吉就恢复李继迁的本名了,就不能再声称自己是赵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