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方的历史名人,方姓最有名的历史名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14:22:20

“象我这样的,千年一出”。

董文渊,究竟他是天才,还是庸才。

有人说他是不可多得的奇才,棋界的大天才,有人说他是棋坛的耻辱,象棋国手中不应有他的名字。

作为棋史争议最大的人物,不管怎么说,天才或庸才,董文渊的棋艺水平,确实是高超。

1919年,董文渊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父亲董阿林,与人合伙开了一个铜匠店。

杭州历来人杰地灵,出各方面的人才,董文渊十岁时,在铜匠店既学手艺,又钻研棋艺。

董文渊从小痴迷棋迷,14岁时在当地已经无敌,覆盖周边各处,都鲜有能与之对战者。

十六岁时,董文渊振臂一呼,登台表演,他的水平之高,天赋之强,让人惊叹。

董文渊18岁,与四省名将争霸,竟然勇夺桂冠,棋坛总司令谢侠逊亲自主持,敕封他为四省棋王。

后董文渊赶往香港、澳门、上海等地,与各路名手擂台大战,番棋PK,连创佳绩,特别闪耀于香港。

其中20岁与七省王冠周德裕之争,董文渊竟十番棋前六局五胜一平,提前四局结束战斗,旁观者无不叹服,董遂为新七省棋王。

“魔叔”杨官璘巅峰时期与董文渊对决,先期连续落败,后精心准备和研制董文渊的棋路后,方得以扳回,仍伯仲之间。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之际,董文渊因故被判刑,“玩弄女性”,进了监狱,错过了全国赛。

出狱后,董文渊不单下象棋,还在围棋全国赛上进入前四名,且代表中国队出战日本。

前中国棋院院长在《超越自我》一书中夸赞他在棋上的能力非凡,头脑如此聪明,象棋和围棋都是超一流。

要知道,象棋与国际象棋相通,因而,很多的双枪将,都是象棋和国际象棋的。

象棋跟围棋都是全国前几、最顶级水平的,只董文渊一个人。

是以文渊豪言,“象我这样的,千年一出”,流传至今,成为弈林神论。

遗憾的是,又因为一些作风原因,董文渊晚期过起了流浪生活。

他不能再参加任何象棋以及围棋的全国和地方赛,只能终日到西湖边挂彩,去其他小地方“偷鸡”。

隐姓埋名,余生就在这样无尽的穷困潦倒中艰苦渡过,也鲜有人去看望或接济他。

1982年,第二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在杭州举行,香港名士曾益谦到杭,与董文渊相见。

“文渊兄,是你啊”。

“是啊,岁月无情,这一生恍然如梦,想当年在香港酣战,多么快意”。

“文渊兄,那都是几十年前了,那时你何等厉害,何其潇洒,如今”。

曾益谦不忍转身,临走赠了一些钱给董文渊,以表旧日之情,此别成永别。

1996年,董文渊去世,一代象棋高手在孤独和寂寞中,渡过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

14岁地方称霸,16岁登台表演,十八岁四省称王,二十岁完胜七省棋王,辗转各地,全无敌手,连魔叔都敬畏三分,一时间堪为平起平坐。

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围棋水平,竟毫不逊色于象棋,如果不是因为入狱和无法参赛等问题,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姓方的历史名人,方姓最有名的历史名人(1)

家暄面馆,董文渊的旧居下,开了这样一家小面馆,宅内还是破旧无比。

遥想他在香港当年,青年时意气风发,极具英姿,晚年老态龙钟,愁眉不展。

又是一个午后,衣衫褴褛的董文渊跟茶馆棋友讲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偶尔也有人请他吃酒喝茶,看,这就是董文渊,他开怀大笑,快乐的像个孩子。

那一天的雨夜,董文渊想起周德裕,写下《对局书怀》,想到杨官璘,忽然痴笑,这小老弟,颇具感怀。

夜里几稍孤寂,风带走了他的思绪,看到自己,他竟偷偷的落下泪来。

文渊啊,天造之才!

(象棋王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