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3年全国卷)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石碑上的历史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大姑子,小舅子,远亲总比近邻好……”古老的儿歌在空气中来回地飘荡,倒映出无数轮回【儿歌引入正文,“远亲总比近邻好”恰好与话题照应,为下文展开故事做铺垫】。石碑静默地立在村头看着几百年沧海桑田,而歌声依旧【石碑、歌声在文中有重要作用,小作者很有匠心】。
三百年前,县官接到快马来报,滁州境内瘟疫泛滥,凡染病者半月之内咳血而死。县官立即下令全县戒严,不许任何来自滁州者入内。【三百年前事】
三百年后,村西的黄四娘接到儿子电话,说是在北京染了肺病,准备回村调养。【三百年后事】
历史的轨道以平行姿态延伸,前后追逐着;历史也按照同样的方式苏醒,今昔审视着。【合叙相距三百年的两件事】
县官坐卧不安,自己膝下无子,只有在滁州城北的弟弟一家亲戚。倘若他们来县里避瘟疫,要不要开城门呢?【三百年前事】
黄四娘心里咯噔一下,忙问儿子是不是得了报纸上说的那个传染病。儿子在电话那头咳了两声就挂了。【三百年后事】
几天后,县官走向了城门,黄四娘走向了村口。历史的轨道也紧密地切合在一起。【合叙】
“伯父,我爹娘都染病死了,全家上下就剩我一个了。我拼了死才逃到您这儿来的。伯父,您开开城门吧。您不能见死不救啊!”门那边县官的侄子哭着。【三百年前事】
“妈,我回来了。”村外边儿子向着黄四娘走来。【三百年后事】
历史带着厚重的颜色重合在一起,沿着时间的墙流淌开来。【合叙】
门这边县官老泪纵横:“我已下了禁令,我得对全县百姓负责啊。”【三百年前事】
村这头黄四娘后退了几步:“儿子,听妈说句话,别往村里走。”村民们渐渐围上来,在黄四娘身后围成一个半圆。【三百年后事】
“伯父,您开开城门吧!您不能见死不救啊!要死也得死在亲人身边哪!”【三百年前事】
“妈,你让我进村吧!你不能见死不救啊!要死也不能死在外头哪!”【三百年前事】
理智与情感分别立于天平的两端,亘古的风吹过,历史在继续。【合叙,扣题】
门这边县官不断地踱着步,做着他这一生最大的抉择,理智与情感的天平逐渐倾斜【扣题】,县官最终在夕阳西下时下令打开城门。【三百年前事】
村这头黄四娘流着泪从村民手中接过了扫把:“儿子,今天不是妈狠心,但只要妈今天在这儿,就不能让你进村。你看看妈身边这些乡亲,他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你忍心把病传给他们吗?【三百年后事】
你还记得这村头石碑上刻的字吗?理智点吧——你是妈的儿子,可妈不能因为你而害了全村人哪!——你得照电视上说的做啊!妈已经打电话给了防疫局,他们马上就到了。”【三百年后事】
历史的轨道按照它熟悉的方式重合在一起,却最终折向两个方向。【合叙】
石碑上刻着:嘉庆七年,滁州瘟疫泛滥,本县县官内侄自滁州来县,县官开城迎侄,数月之内,全县死绝。【三百年前事】
亘古的风带着古老的气息拂过石碑上模糊的字迹,沿着时间的轨迹讲述着一个关于理智与情感的久远的故事。【合叙,扣题】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大姑子,小舅子,远亲总比近邻好……”古老的儿歌在空气中来回地飘荡,倒映出无数轮回。石碑静默地立在村头听着几百年歌声依旧,只是历史再也不会重演了。【首尾照应】
“抗击‘非典’”是2003年的大事,但当年高考作文涉及者却很少,考生写这个题材慎之又慎。《石碑上的历史》的小作者,却既敢写,又会写。
作者构思了“黄四娘”大义拒亲的动人故事,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讴歌了“抗击‘非典’”伟大斗争中白衣天使外的英雄,从而总结出这场斗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隔离”措施生了效——而“隔离”,是需要理智战胜情感的。这就很好的扣住了题目。
这篇文章最妙之处在于双线结构,文章将三百年前的一场瘟疫与今年的“抗击‘非典’”并行,结构巧妙,对比鲜明,体现了作者在驾驭题材,表现主旨方面深度的认知。
开头和结尾引用儿歌,增强了文学性,首尾呼应。儿歌和石碑,成为了两条线索的交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