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变化案例,物理变化例子及现象解释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22:24:15

近年来,科幻文学的热潮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涌现出了大量引人入胜的作品,作品中各种奇异的故事令人惊叹不已,也吸引着更多科幻爱好者投身创作。今年1月,一部由福田区城市绿洲学校学生、12岁少年古靖云所著的科幻小说《三维往事》正式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古靖云以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广阔天地。

12岁少年笔下的无限宇宙,是一片怎样的奇幻景象?他对科幻和写作葆有怎样的热情?少年视角里的成长和生命,是一场怎样的旅程和经历?深晚记者独家对话古靖云,探索小小少年的大大世界。

物理变化案例,物理变化例子及现象解释(1)

▲《三维往事》书影。

笔尖的探索:少年视角中的奥秘与惊奇

据深晚记者了解,《三维往事》是一部中英双语版的科幻文学作品,讲述了“前宇宙”——9号宇宙的兴衰故事。其中,有地狱神星、灭神星、地球、月球、风神星、火星之间的混战,有地球共和国在太阳系的扩张以及向白星帝国、银河共和国的演变,有“时间号”利用虫洞技术穿越到未来的奇幻流浪;还有拯救银河共和国的英雄、神奇的“数学破坏”武器,甚至黄矮星太阳也可以拿来销售……这是作者在太空、在三维空间里的一场充满丰富想象的神游。

物理变化案例,物理变化例子及现象解释(2)

古靖云从小爱好天文探索。图为他和天文望远镜。深圳晚报记者陆颖摄

但实际上,“出书”并不在古靖云原本的计划里,一开始的创作,更多出于记录奇思妙想以及得知朋友创作故事出版作品之后的那份少年志气的“不服输”。“我开始模仿他,断断续续写了4万多字,取名《化学往事》,由此也寻找到了写作的乐趣。不过后来再看,我觉得这些文字‘太幼稚了’,就将其中一篇故事延展开来,重新写了这本《三维往事》。”另外,古靖云把时而迸发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灵感记录下来,海底世界、金属道路、用手机控制地球……一个个故事由此诞生。

古靖云在《三维往事》中展现了他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从不设限的创造力,将科幻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可以清空,太阳和月亮也能再造,南极洲可以成为一片繁华的工业区……现实与虚幻、过去与未来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世界。“平时多想象,就会有灵感;多构思,就会渐渐充实故事的世界观。”对古靖云来说,产出灵感不是难事,向来热爱阅读和探索的他,总是能在生活点滴中找到创作火花,丰富的知识储备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灵感,而永不熄灭的好奇心更持续点燃着他笔下的世界。

《三维往事》首稿完成时,编辑告知古靖云,字数不太够达到出版标准。于是他提出,要自己动手把小说翻译成英文。古靖云投入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一点一滴地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乐于沉浸在精心打磨句子的过程中,力求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当然,我的翻译并不专业,所以我在书中告诉读者,如果发现中英版本有差异,请以中文版本为准。”这位小作家调皮而又严谨地说道。

《三维往事》的创作,是古靖云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如同他无边无际的想象力一样,创作过程也是自由不设限的,他不会给自己设定过多的规则和框架,而是让故事自然地流淌出来。“比起计划每周写多少字,我更喜欢自由自在地写作,有灵感就写,没灵感也不用抓耳挠腮。放松一点,不用着急,想出来了再写就行呀。”古靖云回忆道。

幼苗的成长:热爱与探索之旅

走进古靖云家,三个房间的书柜都满满当当,天体物理、化学、历史、童话……内容丰富,不少书的封面都已经被翻阅得有些破旧。“我最喜欢刘慈欣的《三体》,尤其第二、三部,我反复阅读,创作构思也深受他的启发。”法国地质学会主席帕特里克·德韦弗撰写的《地球之美》、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代表作《摆渡人》等书也是古靖云的心头好。这些书籍不仅是他学习的工具,更是他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正是这份对阅读和探索的热爱,让古靖云在创作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在采访中,他透露,《三维往事2》已经在创作中,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启发更多的人去探索、去思考,共同感受科幻世界的魅力。“作品出版之后,很多同学和家长都问起我的创作心路。我只想告诉大家,当你有想法的时候,就要付诸行动,不要犹豫,不要在意写得好不好,至少这是一份纪念和回忆。”

物理变化案例,物理变化例子及现象解释(3)

谈及是否将作家这一职业作为梦想,古靖云当即摇了摇头,他表示,如果兴趣变成了工作,可能会失去纯粹的快乐。“对于当下的我来说,写作是一种享受,一个自我知识补充的过程,通过文字,我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传达给读者,这种共鸣让我深感满足。”古靖云表示,自己目前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也说不定,我的兴趣和志向会发生变化,生活充满变数,人的想法也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改变。”

家庭的力量:开放式教育下的自由飞翔

在采访的过程中,古靖云的父母一直以倾听者的身份陪伴着他,没有打断过他的发言,给他充分的表达空间,无声地传达着对儿子的支持和理解。古靖云反而会不时地向父母提出问题和对话,寻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母亲告诉深晚记者,家中氛围十分和谐,父母和孩子就像朋友一样相处,古靖云也从不吝惜和羞于向家人表达爱意,“自己的家人之间没必要那么客气。”在父亲眼中,古靖云是一个感性、懂得感恩、会表达感情的孩子,“别人家都是儿子对爸爸撒娇,我们家是我跟我儿子撒娇。”

在古靖云的创作和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支持并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相信,追寻热爱是成长的最好动力。开放式的包容教育,让古靖云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肆意生长。热爱阅读,父亲便鼓励他广泛涉猎,从科普知识到文学名著,从历史传记到哲学思考;喜欢运动,母亲便带他去户外体验、参加旅游活动。“虽然对他有一定期待,但我们从来不会施加硬性要求,更希望孩子健康、开心、进步就行。”

除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引导教育,在母亲看来,深圳这座城市也为包括古靖云在内的小小少年们创造了诸多平台与机会,前沿的教育资源和科技动态,给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越来越多人也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深圳少年的拼搏和创新精神,也映照着这座年轻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实习生 万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