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又到了纪念张国荣、“一岁一哭荣”的日子。今年与17年前又更相似了些——这个春天,也是带着口罩的。
对于千禧一代来讲,“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怀念张国荣?”是值得疑惑的。
不同于其他影星,张国荣不仅仅是一代人青春的记忆,更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意象,串起了香港电影的黄金20年。
初入影坛时的张国荣,先后出演了《喝彩》、《鼓手》、《失业生》、《第一次》、《柠檬可乐》和《烈火青春》等一系列青春片,俨然成为了80年代的青春代言人。
而其中《柠檬可乐》和《烈火青春》更为特别,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
1978年左右,香港电影工业涌现了一批新生力量,包括许鞍华、徐克、章国明、严浩、谭家明等导演,从国外学成归来,富有创意和实验精神,被影评杂志《大特写》冠上了“新浪潮导演”的称谓。
“新浪潮”(The New Wave)的名字,来源于法国新浪潮电影:非政治性主题,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
比如说《柠檬可乐》,围绕爱情、家庭和校园展开,着眼于4位少女的生活轨迹。张国荣在其中饰演一位对爱情非常散漫随意的花花公子,和周秀兰饰演的女主相恋后很快便觉得索然无味另寻新欢,而女主经历了青春的初恋热恋到失恋,终于完成了自己在爱情上的成长。
《烈火青春》则更为先锋,描述了两对青年男女的性与爱,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性爱态度日趋开放,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青春的荒唐、躁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