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有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
这四本书除了《红楼梦》以外,另三部都是由明代文人,在搜集前朝小说、话本的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其中《红楼梦》成书时间最晚,大概是在清乾隆二十五年才面世。
“四大名著”在解放以前原来叫做“四大奇书”,这个概念据说是明朝批评家王世贞提出来的,只不过他当时提到的“四大奇书”和我们如今说的不一样。
王世贞说的是——《庄子》、《史记》、《水浒传》、《西厢记》。后来《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又把《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并称为“四大奇书”。
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李渔在为某个版本的《三国志演义》写序之时,引用了冯梦龙的观点,“四大奇书”的说法从此就定了下来。
对比明清时期的“四大奇书”和如今我们提到的“四大名著”,不难发现这两个“四大”的区别,只在于把《金瓶梅》换成了《红楼梦》。
“四大名著”的概念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形成的,那么以《红楼梦》代《金瓶梅》的事,自然也是发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了。
那么,“四大奇书”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出现“四大名著”这个提法之后,《金瓶梅》又为什么会被《红楼梦》替换掉呢?
一、“四大奇书”提法的诞生话说我们中国古代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四”这个数字。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一些读书人动不动就要把一些人和事进行分类定级。
比如评出个“四大名医”、“四大美人”、“四大才子”,以及“四大发明”什么的。因此在古代,就有人把中国的古书也评了一个“四大正书”。
“四大正书”即指中国“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它们分别是《孔子》、《孟子》、《大学》以及《中庸》。
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面,一直是重视阴阳相克,奇正相生的。阴和阳就不说了,这个大家都懂。那么什么是“正”,什么是“奇”呢?
“正”,在这里指的就是一般的,正常情况下的一些规则。“奇”,就是指特殊的,紧急或者是例外的情况下采用的一些手段。
“正书”就不说了,那四部中国儒学经典,二千多年来都是中国考生的“必修课”。这四部书中有教导百姓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的全部大道理,是为儒家培养端方君子与国家栋梁之材用的。
自汉代儒学兴起之后,中国的统治阶级一直用这些书教化和管理老百姓。这些书里的东西固然好,但是它只能教人一些“上得了台面”的“大道理”,并不能教人在现实中如何处事。
因此到了明朝的时候,就有学者想到以“四大奇书”作为老百姓学习生活经验的“补充阅读材料”,弥补“四大正书”在开启民智上的“缺失”。
我猜有人读到这里,一定不会服气,心说“四大奇书”能教人们一些什么东西呢?过去人们都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西游》,女不读《西厢》或《金瓶梅》。
很明显,这四部书有一半以上都是“诲淫诲盗”的“作品”。可是明代文人为什么故意要把它们集中到一起来宣传呢,难道是刻意要叫人干坏事吗?其实,这是对“四大奇书”的偏见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