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05:32:08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概况为三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矛盾推动的。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所有这些基本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方面揭示以上三个基本观点的。

上文写了三个基本规律及物质和意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概念,下面介绍其他范畴的概念。

3、本质和现象: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世界上不存在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也没有离开本质而存在的现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但二者又有差别和矛盾。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质及其基本发展方向,现象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本质;本质由事物内部矛盾构成,是比较单一、稳定、深刻的东西,靠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丰富、多变、表面的东西,用感官即能感知。

4、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既是对立统一的,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的存在(表现)方式。又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还是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另一方面,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6、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由非本质联系引起的不确定的现象,它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必然性是事物的本质联系,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偶然性是事物的非本质联系,由事物的非本质因素或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决定,只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二者又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必然性是偶然性的基础,支配着偶然性,但又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表现和补充着必然性,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情景,但它又不能完全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同一现象在此种联系中是必然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是偶然的东西。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要透过偶然性抓住必然性,坚定地走历史必由之路;同时又不忽视偶然性,准备应付复杂多变的偶然情况。

7、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是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某种潜在发展趋势怎样转化为现实的一对辩证法范畴。可能性指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已实际存在的事物。可能性和现实既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可能性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再是可能性,二者有着确定的"现在"与"未来"的区分。但它们又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可能性是尚未展开的、潜在的现实;现实是已经展开的、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总是潜伏在现实事物之中,现实的东西总是由先前某种可能性发展而来的。任何新生事物在其产生以前,总是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于现实事物之中的。随着事物的发展,经过内部矛盾的斗争,蕴藏在现实事物中的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又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8、主体和客体: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构成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认识论中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是指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客体是指在活动中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主体的基本属性:自然性、社会性、自觉的能动性。客体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和客体存在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9、认识和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主动性、目的性、创造性。实践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活动。具有三个特点: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10、逻辑思维:是人们头脑中运用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逻辑方法,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以形成概念和判断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思维中运用概念和判断等形式进行推理以构成假设和理论体系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和演绎、抽象和具体、分析和综合。

11、真理和价值。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和具体性,全面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谬误矛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就是以主体的一定需要为准绳来衡量的客体的效用性。价值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对主体状况的正确认识;对主体本身实际需要的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还是相互引导和过渡的。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互相趋向于对方,他们运动的总趋势是不断的从低级走向高级。

12、真理和谬误。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即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和具体性,全面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谬误则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谬误具有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认识过程中,就确定的对象和范围而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这一狭窄领域之外,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两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人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过程,是不断地纠正谬误和把握真理的过程。

小结:围绕三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矛盾推动的。”阅读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您就会直入主题,事半功倍。

原创不易。稍动您珍贵的手点赞、关注、评论吆,激发我创作的更大动力。

待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