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译注体会】
如何理解坤卦?我想仅仅从经文文字出发也是难以实现目标的。因为经文文字过于简洁,我们无法握其中的思想,而且有些文字我们根本无法读懂它们。“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含章。”“括囊。”“黄裳。”我们不能强以无知为有知,读众多注家作品,也没有发现能将其内涵讲清楚。对于未知或不能知,与其强解,不如存疑。
传统易学强以坤为地,但是我们却不能强认经文在论述大地及其特性。多数注家,以直、方、大作为大地的特性,以此来证明经文与地相关。但这只是一个孤证,无法与经文的其它部分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关联来。既使在六二爻辞中,这个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大地平直、四方、辽阔,即使不学习, 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正直、端方、宏大,虽然是不熟悉的事,也不会有不利的事发生。”我不知道大家究竟能从这类解读中读出怎样的微言大义来。
文字太过简洁,不能达意。传统意见又太牵强,无法说服理智。那么我们又该从哪里出发来理解坤卦呢?我们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走,那就是从试图理解卦象出发来理解经文。《易经》里坤卦是由六个阴爻组成的符号,它与我们熟知的八卦中坤卦是不一样的,八卦中坤卦是由三个阴爻组成。我们不能忽视两者之间的区别,所以,我们就要问《易经》里的坤卦与八卦中的坤卦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呢?我们认为《易经》里的坤卦是由两个三爻坤卦相叠而成。这样一来,六爻坤卦将是由两个部分组成,而不是六个阴爻的组合。所以,理解六爻坤卦的意义之前首先要了解三爻坤卦所代表的意义。
龙
我们前边说过,我们不能强认三爻坤卦是代表大地的符号,因为这个论断不能提供理解经文有益信息。由三个阴爻组成了坤卦,由三个阳爻组成了乾卦,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一般的意见认为阴阳观念是从诸如雌雄、男女、动静、刚柔等对立的现象中抽象而来的。古人看到了自然界有这些种种的对立存在,所以才产生了阴阳的观念。但是,这种意见却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卦象。比如,如果我们以刚为阳,柔为阴,那么当我们以三柔或三刚来解释乾坤二卦符号的意义时,就不能有产生建设性的意见来。无论三刚、三柔,在自然界中都没有它们的对应物,这是些没有意义的观念,所以不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卦象意义。
我们都知道,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那么为什么春夏是阳,秋冬是阴呢?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首先,春夏二季其气候常是温暖和炎热的,秋冬二季其气候则是凉爽和寒冷的。温热为阳,寒凉为阴,所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其次,春夏二季的物象,古人概括为生和长,所谓的生概括的是阳气由里出外的物征。比如,种子从泥土里生根发芽钻出地面。种子在泥土中就是在里在阴,种子钻出地面就是由里出外。再比如,外出远行者由家里出发向外,这也是由里出外的过程,也可以概括为生。
所谓长就是指阳气泄气于外。比如,个体成年后,身心成长的过程结束,就开始了利用心力体力工作谋生的阶段 ,这个阶段中只有脑力与体力的使用,不伴随机体的成长过程,这就行健泄气,古人概括为长。再比如,草木植株的生长过程结束后,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就开始了司生殖的机能,开花结果成实,就是行健泄气。又比如,野心家准备发动战争,他先期就是做招兵买马、积累人力物力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就相当于生的阶段。当战争已经发动,战争在进行的过程中时就相当于长的阶段。
秋冬二季的物象,古人概念为收和藏。所谓的收,就是指阳气由外返里的过程。比如,远行的人中途折返回还就是收。秋季时,草本叶黄枝枯,阳气由外向里。动物挖穴筑巢,搬运粮食,为过冬做准备的过程。也些都以收来概括。所谓的藏就是阳气深居于里。比如,冬天时,草木萧条,阳气尽归于种实或干茎之中。动物深居洞穴中避严寒,人们居住在暖和的居室中,很少外出。这些就都是藏。
曾仕强讲易经
所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不是寒暑二气所能囊括的。在物象与人事上,温热寒凉的阴阳属性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阴阳不等于雌雄、男女、动静、寒热、高下等这些观念。古人建立与发展阴阳概念和学说,是与古人对于季节交替,以及与之伴随的物象变更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有关。比如,外出为阳,远行为阳,返还为阴,安居为阴。由于阴阳观念最早与四时有关,所以在古人那里,阳有小阳、大阳两种,阴也有小阴、大阴两种。只是古称它们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罢了。
由抽象而产生概念的想法是错误的,阴阳的概念不是从寒热、雌雄、男女、动静、强弱、刚柔等对立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我们最早的阴阳学说是四气四象学说,在这个学说中阴阳概念的意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阴就是秋冬寒凉二气,收藏二象,阳就是春夏二气,生长二象,这些观念推广到人事的中就有了卦象的应用。所以,《易经》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四气四象的阴阳学说。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通过四气四象学说来推测卦象的意义。
坤卦,我认为它是由太阴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坤卦三个阴爻,它其实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部分是两个阴爻组成的太阴符号,另一个是太阴符号上的独立阴爻。太阴符号占据了卦象的初位与中位,但初位代表太阴的一半,中位代表太阴的完成。上位的独立阴爻则代表阴气过令当权,相当于阴气太过的观念。举例来说,冬令严寒,春气温和,可是已经到了春天了,可是阴寒不退,这就是太阴寒气过令当权。阴气过令当权,可以阳气毕竟已经发生,只是被过令的阴气抑制。这其中便有了过令的阴气与新生阳气之间的斗争。
所以,分析六爻坤卦时,我们要将六爻坤卦看作两个三爻坤卦相叠,这就是将它分析为两个部分。初六、六二、六三是下坤卦,初六代表太阴之半,太阴象冬象藏,太阴的一半是小阴,小阴象秋象秋,所以初六爻辞,履霜,坚冰将至。六二是太阴的完成,太阴冬藏之令。初六是坚冰将到,六二就是坚冰已至。所以我们认为六二描写的应当是盛冬的景象。直方,大不习,我们理解为冬季河面结冰,摆渡的船只得停靠于河岸上,不能动弹,象征藏,已经无法实现出行的目标。六三,是太阴过令当权,同时也代表阴阳相搏或阴中有阳。含章就是阴中有阳,有阳所以占卜遇之就可以断为可行。
易经
六四、六五、上六构成为上坤卦,这个太阴,就不能理理解为冬藏了。它代表了收成,比如人们春夏勤劳耕种,秋天收获,冬天养成。秋天收获了粮食,才能过一个安居的冬天。如果一年的收成不够吃的,冬天就要饿肚子,因为冬天田里不长庄稼。所以,括囊,我将它理解为小人收成有限,非常珍惜自己有限粮食,扎紧口袋,生怕被人偷了抢了。黄裳,是说大人的收成,或贵族的收成,锦衣玉食,富贵不可言。上六还是太阴过令当权,阴阳相博,阴气固然是盛,但阳气毕竟已经发生,初生的阳气与过令阴气相争斗。龙是阳的符号。
所以,坤卦译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限的文字如果只任玄想去解,会滋生无数的歧义,却不能有严格的标准来论断其是非。而且这些解读也必不能帮助我们来理解古人的思想。卦象虽然也是一个理解的起点,但也不能得到充分的证明,对与错就只凭信仰或个人的好恶。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将自己的理解呈现给大家,不是因为它一定对,而是因为它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新角度。
【参考文献】
《易经直解》 黄 征直解
《周易通义》 李镜池 著
《周易古经今注》 高 亨 著
《周易译注》 黄寿祺 张善文 著
《周易译注》 周振甫 著
《周易探源》 李红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