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隋唐时代为历史背景的演义小说中,有一位很特殊的悲剧英雄人物,他的武力在当时天下名列前茅,他的出身和家境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这样做个对比:如果说隋唐书中,最有人气的名将是罗成的话,那么这位英雄,无论是武艺还是家境,都是罗成比不了的,但他的命运要比罗成悲哀许多。甚至有时候会让读者发出一句疑问,此人本事如此之大,存在感却不强,明明应该是个当世高手,却很少能品尝到胜利的喜悦,还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窝窝囊囊的憋屈劲儿,那设计他有什么意义呢?此人又是谁呢?
这位英雄是隋唐系列小说中,可以在英雄名将榜单上排名第五的南阳侯伍云召,他的父亲是大隋开国功臣,忠孝王伍建章,比起排名第七的罗成,以及罗成的父亲,并非隋朝功臣的北平王罗艺,伍云召的确是处处占优。但这样一位大将,一不保大隋,二不投靠瓦岗,三没有投唐的机会,跟书中所有的重要势力都没什么关系,甚至跟秦琼、罗成等主角人物,都没什么交集,只是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的部下,使得一个明明有主角潜质的角色,竟然混迹到了“龙套大众脸”的人群当中,实在让人为之慨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也许,通过对伍云召一生几次重要战绩,做一个梳理,可能会发现一些缘由吧。
伍云召
伍云召扬眉的第一战,就是在他驻守南阳关的时候,由于父亲伍建章得罪了隋炀帝杨广,被下旨诛*满门,因此在远离长安的伍云召,也必须要派大军征剿。考虑到伍云召的本事,隋炀帝直接下旨让开国老臣韩擒虎为主帅,天下第一大将军宇文成都做先锋。但韩擒虎跟伍建章本来就是老战友,他率军赶赴南阳关,主要目的还是想趁机放走伍云召,给老哥哥留下后代,至于宇文成都也不太想对冤屈的伍家人赶尽*绝,因此都没有对伍云召太过认真攻打。就在这种状态下,伍云召才迎来的逃出南阳关的机会,他也知道韩擒虎是帮自己,如果从他那里突破,韩擒虎势必要承担罪责,因此他还是果断地选择了宇文成都的防区,尽管他也知道宇文成都名震天下,可自己也不差啊?因此还是要打打试试。说到这里,一个前提要说明,隋唐小说的武评是根据各位名将的战绩推演出来的,而非是书中人知道彼此的排名,因此伍云召主动打宇文成都,当然不是自不量力。
宇文成都
正常逻辑下,伍云召是没什么胜算的,但他一心要逃命,宇文成都又不想下狠手,因此二人交手时,伍云召一马三枪,最后一招是在二马错蹬时,直接用枪杆抽打宇文成都的后背,而后顺势往前冲,根本不是那种正常单挑的模式,还需要兜回马头,再战一回合那种决胜负打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伍云召逃跑是绰绰有余的。当然,也有些版本说是伍云召在于宇文成都单挑时,在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伍家家将伍保暗中射了宇文成都一箭,才让伍云召捡了一个便宜。总之,不管哪种说法,伍云召跟宇文成都的第一次交锋,整体而言,还是略胜一筹的。当然,这也不是完全靠实力取胜的结果。等到二人第二次交手时,伍云召更是“胜之不武”了,因为他是靠着雄阔海和伍天锡这对龙兄虎弟,帮自己车轮大战宇文成都,才立于不败之地的。但甭管怎么说,伍云召两战宇文成都还是不败的。除了这两次不太光彩的“高光时刻”外,伍云召的第三次大战,就让人有些无奈了,那是发生在扬州夺玉玺时。
杨广
这次大会本来是杨广以群雄比武,夺冠者可以拿走大隋玉玺为由设下的毒计,如此一来,一方面会让天下英雄自相残*,而后再将剩下的诸将一网打尽。伍云召在这个时刻,走向了人生的最后一战,如果单纯看实力的话,伍云召完全是有本事夺魁的,因为天下第一的好汉李元霸,在知道真相的李世民的安排下,提前离开了扬州;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是隋朝将领,不会下场比武;排名第三的裴元庆,已经阵亡于火雷阵;排名第四的雄阔海又是伍云召的自己人。所以,当时不可能有比伍云召更厉害的高手了,但没有人是伍云召的对手不要紧,还有其他意外等着他,那便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左雄,他的战马“没尾驹”绝对属于作弊器,虽然名为“没尾”,但只要左雄一拍马头,此马的两条后腿就会甩出一条一尺多长的尾巴,而且威力十足。伍云召一世英雄,最终竟然就是在与左雄的单挑中,阴沟翻船,阵亡沙场。而左雄取胜,靠的就是这匹没尾驹的突然袭击,直接抽死伍云召!
隋唐演义
这就是隋唐第五杰伍云召,一生经历过的三次大战,前两次虽然并非靠着绝对实力,但终归在天下第二好汉宇文成都面前,没有吃亏,足以证明其实力,但却在人生的最后一战中,阴沟翻船,被一匹悍马所伤,虽然这都是小说虚构的内容,依旧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因此,当故事说到这里的时候,该回到本文一开始抛出的问题上了,为什么伍云召拥有如此矛盾的人设?老乐私以为,也许就是因为人物角色“分工”不同决定的吧。毕竟小说主角是分别代表智勇福的秦琼、罗成、程咬金,而按照受众习惯,这种小说的主角结局不能太悲惨,所以三大主角只牺牲了罗成一个,其他二位幸福圆满。至于反面人物,又不能成为“悲剧担当”,一部书如果没有个像样的悲剧角色,又不够完满,所以创作者才选择了伍云召,承担小说中的悲情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