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边界》展现的宗教矛盾
这段内容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半岛上各民族水火不容的宗教矛盾。
仅基督教本身,就分为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几大分支,而且每个分支内部还有不同派别、不同教会,本来就派系林立且矛盾重重。
而崛起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征服巴尔*同时,又把自己信仰的伊斯兰教引入到这里。给这一地区又增加了一种外来宗教,使局面更加混乱。
土耳其人来之前,半岛上绝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和塞族人一样,都信基督教,矛盾还不尖锐。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统治方便,没有强行要求巴尔干各族改信伊斯兰教,但出了一个损招:
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高额的人头税,通过经济手段压制其他宗教,并迫使不堪税收重负的人最终改信伊斯兰教。
就这样,虽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互相认为对方是“异教”,但它们在巴尔干地区却痛苦地共存下来。
面对巴尔干复杂的民族状况,奥斯曼帝国对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等采取残酷镇压的政策,而桀骜不驯且聚居在山区的阿尔巴尼亚人很难打服,土耳其人就采取同化、扶持等怀柔政策。
这种对待不同民族的双重标准,和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一样。
奥斯曼帝国通过民族宗教政策的分化,使越来越多阿族人改信伊斯兰教,从宗教信仰上与塞尔维亚人彻底对立。
时至今日,这种宗教对立就像电影里呈现的一样尖锐。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不愿改宗的塞族人沦为二等民族,大量从科索沃逃亡。
统治者鼓励阿族人从原始的山里出来,在原来塞族人的家园定居。
科索沃——这个原塞尔维亚人的核心地区,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开始,逐渐阿族人越来越多,塞族人越来越少。
最终形成地理区划属于塞尔维亚,但实际人口却是阿族人占多数的尴尬局面,为后来科索沃多次动乱埋下祸根。
从时间线上梳理,巴尔干半岛的历史从罗马帝国时期、拜占庭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沙俄及欧洲列强争夺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铁托南斯拉夫与冷战时期、后冷战及东欧剧变时期,最终到美国为首的北约插手,空气始终在颤抖,天空一直在燃烧。
这一地区之所以成为“火药桶”,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化的原因:
XX时期,XX统治了巴尔干半岛,虽然在半岛上推行了XX政策,但仍然没有解决半岛深层存在的矛盾,反而加剧了这些矛盾,XX几大势力再次介入,半岛一次又一次陷入战乱。
俄罗斯为什么要闪击普里什蒂纳机场
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原苏联控制下东欧各国相继改变社会制度,其中一些国家正好借此机会独立。
这股风潮很快就波及到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相继退出南斯拉夫群,成为独立国家。
后来所谓的“南斯拉夫联盟”,仅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抱团。
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波黑建国的过程最曲折。
电影开始,是一段激烈的林间作战。
这场战斗大量使用慢镜头制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对主要人物的逐一剪辑,交代了战斗小组的各个成员的身份。
这段内容发生在波黑战争期间。
波黑是个国土仅有5.1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小一些)的小国,由于历史成因,这里生活着三个主要民族。
波黑战争是国内穆斯林族、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三族,围绕独立建国分歧打起来的。
上文提到,巴尔干半岛内部民族杂居与行政区划不一致,波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波黑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希望脱离南斯拉夫,因为南斯拉夫的核心是塞尔维亚,但两族对国家体制有分歧。
而塞族则强烈反对波黑独立,他们当然支持自己的民族,希望继续留在塞族主导的南联盟里。
这三族人口比例都不占绝对优势,谁也控制不了谁,而且素来有深仇大恨,结果波黑战争爆发。
令各方和全世界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打,新仇旧恨、内外矛盾总体爆发,战争竟在这样一个小国持续了近4年。
期间签署了35次停火协议,但每次协议签完立刻战火又起。据统计波黑内战死亡约20万人,当时波黑总人口才四百多万。
波黑战争让美国、俄罗斯、欧盟、北约、联合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操碎了心。
最终在美国的积极撮合下,1995年11月1日穆族总统伊泽特贝戈、克族总统图季曼和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三方首脑,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基地进行紧张的闭门会谈。
经过艰苦谈判,三方于1995年11月17日签署了波黑内战的第36份和平协议,即《代顿协议》。
电影一开始,字幕交代了《代顿协议》签署,波黑战争停火。
《代顿协议》签字仪式
为了保护这份停火协议的成果,美国决定武力震慑各方,立刻派出北约维和部队取代联合国维和部队。
为了体现虚假的公正性,美国邀请俄罗斯参加这新一轮的维和,但俄军需要在北约的统一指挥下行动。
最终,俄罗斯不同意受北约管理,但同意具体行动可以在美军指挥之下进行,俄军派出一位将军任美军指挥官的副手,具体负责俄军派去的2000名官兵。
所以,电影中俄军战斗小组把俘虏抓上直升机后,一位美军军官对他们下命令,俄罗斯指挥官也无可奈何。
主角安德烈忍不住为战友报仇,把俘虏扔下飞机,进而导致整个小组抗命被遣散。
电影中所表现的从波黑秘密行军赶往普里什蒂纳机场的空降兵车队,就隶属于俄军波黑维和部队。
波黑战事暂停,科索沃阿族人又坐不住了。
其实早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4国宣布退群时,科索沃阿族也单方面宣布了独立,并在地下议会选出了自己的“总统”易卜拉欣·鲁戈瓦,只不过始终没有得到国际承认。
眼看来文的不行,科索沃阿族激进派“科索沃解放军”准备以武力推动科索沃独立。
“科索沃解放军”英文缩写是KLA,即Kosovo Liberation Army,其阿尔巴尼亚语的缩写则是UÇK,即Ushtria Çlirimtare e Kosovës。
电影中反派佩戴的臂章可以看出,他们就是“科索沃解放军”。
科索沃解放军(UÇK)
为了避免科索沃成为第二个波黑,同时也是为了铲除米洛舍维奇这个心腹大患,彻底打垮塞尔维亚,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轰炸南联盟。
美国在轰炸中不仅炸军事设施,还炸村、炸桥、炸医院、炸难民车队、炸路、炸我国大使馆、炸电厂、炸人道主义救援……
强人米洛舍维奇再强,最终也顶不住了,被迫于1999年6月9日签署从科索沃撤出南联盟军警的协议,科索沃战争结束。
和波黑一样,战争结束,国际社会该派维和部队过去监督托管了。
这次,俄罗斯吸取了在波黑的教训,和美国、北约没什么好谈的,还不如谁先占了地方谁占主动权,不能让北约单独占领科索沃。
于是俄罗斯决定一剑封喉,控制科索沃的心脏,也就是首府普里什蒂纳最重要的军事设施斯利季奇机场。
电影中,俄军战斗小组与2名塞尔维亚警察共同打击“科索沃解放军”,防守待援的情节,与俄军实际军事行动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虚构这样一个战斗小组,只是为了电影观赏性考虑。俄军的行动,实际上是由电影中处于陪衬角色的那队空降兵车队完成的。
根据协议,科索沃的南联盟军警将于6月12日撤走,驻扎在波黑图兹拉(Tuzla)附近的俄军维和部队6月11日突然得到命令,让他们前去占领500多公里外的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
俄军驻地距机场约500公里
接到命令后,指挥官挑选了200精兵(约一个加强连)组成15辆装甲车和三十多辆卡车的车队,赶在英军抵达前占领机场。
此前的谈判中,这座机场应该是由英军接管。
执行这次任务的部队,是俄军王牌的空降兵76师。这支英雄部队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作战实力强悍。
俄空降兵车队一路奔袭,克服重重困难,早于英军抵达机场。
沿途,俄军受到塞尔维亚人的热烈欢迎,被美国炸绝望的塞尔维亚人民终于盼来了他们的老大哥,这一幕在电影中也所有体现。
据报道,当时任俄安全会议秘书的普京非常支持这一行动。
空降兵76师参加过车臣平叛,而普京是当时车臣平叛的实际总指挥。这次这支部队再次承担科索沃任务,有一种说法是普京实际负责了这次抢占机场的行动,只不过行动属于机密,这种说法无法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