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就被仇恨洗脑的阿族儿童
3. 对“我们”(或他们的)盟友:
电影中表现互为盟友的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情节很多,台词也出现如“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人并肩作战”,“塞尔维亚人离不开俄罗斯人”等直接表白。
其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细节:
强调塞尔维亚内部团结:
虽然大部分阿族人倾向于独立,但并不可能100%的阿族人都认同独立,也不可能100%的阿族人都希望打仗。
电影中设置的两位塞尔维亚警察角色,关系十分微妙。这两位警察一个是塞族人、一个是阿族人,他们共同承担着维护科索沃安全的重任,而科索沃乱局正是阿族与塞族矛盾导致的。
但最终,两族警察还是携手抗击阿族激进分子的攻击。

阿族警察Fadilj亲自手刃本族恐怖分子头目
强调俄罗斯与塞尔维亚人的牢固盟友关系:
在两族警察加入战斗后,战斗小组中的成员吉雷伊说,我们这个团队很特殊,有塔塔尔人(自己)、有印古什人(指挥官贝克)、有白俄罗斯人、有塞尔维亚人(警察Vuk)、有阿尔巴尼亚人(警察Fadilj)、乌兹别克斯坦人(美丽的女狙击手维拉,演员本人也是乌兹别克斯坦人)。

电影借角色之口,再次强调并整合了一遍俄罗斯盟友。
结语
巴尔干半岛,因横亘于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得名。古罗马称此地为“赫穆斯”,希腊语是“血”的意思,所以巴尔干山又被成为“血山”。
正如其名,这里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伤痕累累,流血不断的地区。
科索沃战乱平息20周年,希望这个美丽的半岛从此走向和平安宁,巴尔干边界战火不再复燃。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