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教授在大师课里讲她看了几十遍的经典电影《飞越疯人院》。
讲电影制作如何地精到细致,讲“精神病人们”对“自由”的追求,讲社会形态下“体制”的对抗。
然后画风一转,在课程的最后她说,“但事实上,好莱坞电影从来都不会真正对抗体制”。
而总是“聪明地”且梦幻地展示当下的“正确”。
从真实深刻,甚至疼痛切入,以模糊,浪漫,一声叹息结束。
难得的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部电影的艺术性。
《飞越疯人院》以“精神病院”切题,却没有把着重点放在“精神病”本身的猎奇和刻画上。
电影把社会问题缩影到一所精神疗养院里,这里没有正常人,但这里都是人。
它展现的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病态和困境,并以此来映射体制的僵化和权威。
生命力强悍的主人公麦克·墨菲,跟一丝不苟的权威化身护士长拉奇德形成拉扯对峙的两端。
我们不用猜想他们谁会赢,因为答案几乎是一定的。
电影确实熟练而准确,精细到了每一个细节。
所有同场景的取景里,护士长拉奇德代表的权威方所处景别,每一个都比麦克·墨菲代表的“病人方”小一档。
换句话说,护士长总是享有比麦克·墨菲更大的荧幕形象。
麦克·墨菲是近景,那护士长就是特写,如果麦克·墨菲是特写,那护士长就是大特写,以此类推。
但是我们愿意跟随麦克·墨菲去冒险,去挑战,去争取。
电影一开始,就为我们展现了医院的外景,整洁,翠绿,而冰冷的外观。
然后是医院内景,规整,空旷,散发着森严而灰暗的气息。
住在这里疗养的病人们,各自摆弄着自己的玩意儿,懒洋洋,自得其乐。
他们只有在被要求吃药的时候,会展现出争夺的气氛。
所谓争夺,当然不是争夺药丸,而是在压迫下争取不被强制灌下药丸的自由。
然而每次还是乖乖吃下,因为护士长告诉他们,吃下去对自己好。
这里的一切井然有序,悠然自洽。
然后,他来了,搞活整个医院的麦克·墨菲来了。
因为厌恶监狱里繁重的体力劳动,而装作精神异常而来到这里的麦克·墨菲。
某种程度上,他把这里当成一个派对。
他跟病人们互动,鼓动大家冒犯,带领他们冒险,以强者的姿态激活了这里。
但麦克·墨菲不可能停留在这里,他自然要向自由的高潮发起进攻。
在酋长的帮助下,麦克·墨菲带着这些伙计们奔赴海边,捕获大鱼,然而还是被迫折返。
无论如何,这场胜利是值得欢呼的。
麦克·墨菲很偶然地发现,被别人标签为又傻又聋的大块头酋长,其实不但会说话,而且非常聪明。
但是,酋长却选择藏起真实的自己。
在“飞越”(逃离)疯人院的计划里,墨菲跟酋长夜谈,墨菲的善意被酋长接受,酋长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你是强者,强者会被大家利用,就像我爸爸那样。
事实上,护士长的权威,医院的权威,体制的权威,也全都在展现在对麦克·墨菲的摧毁上。
电影的结尾,酋长搬起了麦克·墨菲没搬动的储水器。
在此之前,他对强悍的“爸爸”说:“我不会丢下你!”
于是,他亲手结束了已经散失掉活力的麦克墨菲的生命。
而后,酋长砸开窗户,消失在茫茫晨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