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1》电影剧照(2002年)。
势均力敌的对手再来说一路追*伯恩的卡洛斯。
卡洛斯是“欧洲第一*手”,警方追捕他二十年了,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他在巴黎指挥所有行动。
卡洛斯绝不容许任何人出差错,不允许任何风险,不过,至少有一件事足以令他的手下安心。如果有人在执行任务时丧了命,或是被他亲手*掉,他们的家人都会收到一笔钱。拿到钱的有的是年老的妇人,或是她的孩子,或是孩子的孩子。不得不承认,为卡洛斯卖命确实是种荣耀,而且他出手从不吝啬。这一小群老弱残兵都明白一件事:卡洛斯给了他们一个动机,让他们情愿赴汤蹈火、慷慨就义。
《谍影重重1》电影剧照(2002年)。
卡洛斯拥有无处不在的情报网,情报网运作严密,每人只是整个体系中的小角色,没人知道卡洛斯的真正身份。卡洛斯的消息灵通而且正确,在执行任务之前,他能够透过严密的组织,在恰当的时机接触到恰当的人。
卡洛斯为何要追*伯恩呢?因为伯恩是传说之中的“肯恩”,是迅速崛起、出身“美杜莎”的神秘*手,开价比卡洛斯低,不断蚕食卡洛斯的市场。一山不能容二虎,伯恩必须死。
《谍影重重1》电影剧照(2002年)。
在电影中,快节奏的碎片剪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凌厉的力量感,所谓“不怕不会打,只要剪辑好”。但在小说中,打斗描写极其流畅生动,大有以前看武侠小说的痛快。
举个例子。伯恩在苏黎世被卡洛斯派来的*手抓上车。一名*手开车,另一名*手在后排制服他。
伯恩假装脚痛弯腰摸脚,摸索袜子里藏起的枪,瞬间射*了旁边的*手,再威胁开车的*手。这时,车里形成奇妙的制衡,两人都是行家,尔虞我诈、各怀鬼胎。
*手的脚立刻放开油门,换到刹车踏板上,慢慢往下踩。接着,他突然用点放的方式踩下刹车,猛踩一下,瞬间又放开,使得这辆庞然大车一阵阵地前后摇晃。杰森心里明白,*手在暗示他,他随时可以猛踩刹车。这是*手的策略之一,要在生死关头形成一种恐怖平衡。
车速表上的指针开始往左边摆动:三十公里,十八公里,九公里。车子差不多快停住了,这正是千钧一发之际,争取半秒钟的先机——胜败的关键,生死一瞬间。
杰森的手突然抓向那个人的脖子,五指像钢爪一般掐住他的喉咙,把他整个人抬了起来,臀部悬空地离开座椅。然后他伸出血淋淋的左手,伸到前面,在*手的眼前一阵猛搓。接着,他放开*手的喉咙,右手伸向座位上那两把枪。转眼间,杰森握住了枪柄,把那个人的手拨开。那人大声惨叫,眼睛看不见了,手摸不到枪。杰森朝那人胸前扑去,把他推向车门,压在车门上,并用左手手肘抵住他的喉咙,血淋淋的右手抓住方向盘。他抬头向前看着挡风玻璃,方向盘向右打,把车子转向人行道上的一堆垃圾。
车子铲进那堆垃圾,仿佛一只梦游着爬进一堆垃圾里的巨大昆虫。但从外表看不出来,它的甲壳里正进行着一场腥风血雨的暴力争斗。
那个*手被杰森压在下面,突然他整个人往上挺,在座位上左右翻滚挣扎。杰森手抓着那把自动手枪,手指头索着扳机护环的位置。那一刹那,他摸到了,立刻翻转手腕开枪。
那个*手全身一僵,额头上多了个深红色的血洞。
《谍影重重1》电影剧照(2002年)。
“美杜莎”和“踏脚石”在小说中,“美杜莎”和“踏脚石”是两个重要概念。
“美杜莎”是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美国军方的秘密行动。当时,中情局在北越执行秘密任务,干扰敌方的通讯和补给线,找出战俘营的地理位置,暗*敌方指挥官。
这是“战中之战”,招募的美杜莎成员有老一辈的海军陆军军官、流浪汉、逃犯、土匪等三教九流,不少是亡命之徒。中情局对他们进行各项秘密训练,例如密码联络、使用各种武器、各种交通工具的技巧、阴谋诈骗、暗*等;保证他们能升职、获得特赦或金钱等,允许他们从任务中掠夺财物。
美杜莎成员不是正规部队,没有军籍。传言伯恩的待遇是整个美杜莎成员中最高的,他在美杜莎行动中的代号是Delta(音译“德尔塔”,意译“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