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这是鲁迅先生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中的一段话,他一针见血的将“看客文化”做了透彻的分析,而对于这句话的适用,我想,在当下社会也是可以的,这大概就是鲁迅文章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我谈到鲁迅和他提出的“看客文化”,与今天要说的这部十多分钟的短片有关,它叫做《车四十四》,伍仕贤执导,在2001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映。
对于这部短片,我上学期间早有耳闻,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当进入社会,经历了各种人情世故的历练之后,偶有空闲便静下心来翻出这部短片去观看。十分钟很短,可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除了灌输全身的寒意,剩下的大概就只有久久的回味。
故事虽很短,立意却很深,整体内容中故意省去时间和地点的强调,甚至把故事中的人物,慢慢化作了站立在道德对立面的符号。因为没有鲜明性格特点的塑造,这让任何国家的人看完,都会无形中与自我的经历产生联想。这是一种不存在国界限制的通用故事,而故事具有的延展性,让其背后的思想,也具有了普遍性。
电影里,那辆公交车载着一车“孤魂”,电影外,我们是否也在慢慢变成“孤魂”呢?
1认识导演伍仕贤,是因为他的《独自等待》,而顺着《独自等待》这部电影,回看伍仕贤的整个履历时,让我翻到了这部短片《车四十四》。
之前,有很多文章,都对这个故事内容提及过,只是,当从文字变为画面时,直接的视觉冲击,根本就没有给人任何情感上的缓冲,扑面而来的真实感,直击人性,同时也在拷问人性。
因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导演采用的是最为朴实的拍摄手法,而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上,也是极尽简练,甚至都没有多少台词作为铺垫。换做其他电影,肯定会感觉枯燥无味,可是,这部电影,却正是因为最简单的处理手法,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却被我们刻意忽略的故事,将观众的目光,牢牢的吸引住。
电影开始,沉闷的公家车上,暖黄色的阳光从车窗照射到每个人的身上,此时,除了公交车的轰鸣声,基本上没有其它的声音出现。用暖色调来为这个冰冷的故事作为陪衬,这种冷暖的对比,为故事整体增添了些许的悲凉。
把故事的发生地点,局限在公交车上,而这种场景的设计,在一开始就与观众产生了亲近,因为熟悉,观众似乎在车上的每个乘客身上,都可以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此时,画面是静止的,车内人也是静止的,而当一个等了几个小时的小伙子上车后,他也成为全片乘客中,唯一说过话的人。
小伙子的动与乘客的静形成对比,动静结合中,其实,也是在为之后故事的转变而做着铺垫。